古意盎然。看不到一絲現代化氣息。
而透過拉開的拉門,可以看見外面的庭院。
三兩座假山,幾個石制燈籠,引水管,水缽,竹籬笆。砂石,兩棵櫻花樹隨風搖曳,散落下點點花瓣,浮於清澈冷冽的水面之上。
注滿水的逐鹿有規律地傳來清脆響聲,頗為悅耳。
人不多。
算上葉予。共七名作家,加上一位請來的茶道大師,以及四名跪坐在一旁,穿著一身素雅和服的美貌侍女,總計十二人。
十二人中,葉予是最特殊的。
不是說他的身份,亦或者他是華夏人這一點最特殊。
而是他的穿著。
其他十一人都穿著古色古香的和服,葉予穿著羽絨服。
邀請函上沒有提到穿著方面的注意事項。
那十一人中,茶道大師和侍女穿和服,倒也無可厚非。
但六名島國作家同時穿和服,那就肯定不是湊巧了。
在剛到這裡的時候,主辦人上村浩曾建議葉予去旁邊屋子裡換一身和服,態度和顏悅色。
葉予拒絕了。
若是跟葉瑤幾人外出旅遊泡溫泉時,穿穿和服倒也沒有什麼,入鄉隨俗嘛,也算是體驗下島國風情,但現在可是一場作家聚會。
說得較真點,是他一個華夏作家跟其他島國作家的一次聚會,全場就他一個華夏人,他若穿和服,像什麼樣子?
“若是穿了,就不成樣子。若是不穿,則這樣一身與周圍格格不入的羽絨服,會給那幾個在島國文壇很有威望的作家留下不好的印象。”葉予暗笑,“這個上村浩看上去挺正直的,沒想到還是個心機婊。連新的和服都給我準備好了,看來是故意的。要麼是在給其他人的邀請函上寫明瞭穿著方面的注意事項,而給我的沒有,要麼是這六人常常聚會,穿古裝是慣例,但上村浩卻故意沒有通知我。”
這種場合下,若是有漢服,葉予肯定就換了。
和服?
還不如穿羽絨服。
屋內一片安靜,沒有人說話。
所有人都靜靜地看著中間的那名女子。
她是上村浩請來的茶道大師三木紀,出場費很高,在200萬島國幣以上,而且一般人還請不動她。
穿著一身繡滿櫻花的白色和服,肌膚勝雪,頭髮高高盤起,露出一張眉目如畫的精緻臉龐,氣質淡雅而又溫和。
動作複雜細緻,卻又渾然天成。
賞心悅目。
人賞心悅目,茶藝也賞心悅目。
確實當得起200萬島國幣的出場費。
片刻後,茶成,分茶。
葉予接過侍女遞來的茶,細細品味了一番。
他不懂茶,但確實比以往自己隨手泡的茶要好上很多。
“生香薰袖,活火分茶。”看著三木紀,葉予微微一笑,道,“好茶。”
在葉予看來,拿出自釀的酒待客是最親切的歡迎,宰殺自養的雞鴨留客是最盛情的宴席,同樣,用自己祖國的母語讚賞,是最高的讚賞。
所以,他前八個字說的是漢語。
怕對方聽不懂,他便補了一句“好茶”——這兩個字用的是島國語。
三木紀躬身答謝。
葉予微微一笑,他不知道對方聽沒聽懂,但他也不在意。
品完茶,就進入這次聚會的主題了。
——(未完待續……)
PS:贈幣訂閱,作者是沒有收入的。以前風物計算過,我每個訂閱能拿到千字0。0153元,現在均訂700,換句話說,一千字能拿到10塊7毛錢。風物是個手殘,一小時大概也就只能寫一千字的樣子,如果卡文,那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