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們加起來可以真正控制的有十一萬人。
除去這十一萬人後,他們還有四萬多人是不受他們控制的,這四萬人是突厥其他小部落的人,他們每個部落的人不多,但加起來有四萬多兵馬,也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他們在關鍵時候突然叛變,四萬兵馬對他們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
大家明白這點之後,已是不再覺得侯遠所言有什麼不對了,突厥內部不穩,如果真與大唐一戰,可能會導致前面不能敵,而後面又開始亂,如此,給了大唐機會,大唐焉有放過他們的道理?
“侯軍師說的不錯,只是如今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難道放著這麼好的機會什麼都不做嗎?”東方二有一頭紅髮,這是整個突厥都非常少見的,他甚至長的有點跟突厥人不怎麼想。
或者說,他並不是血統純正的突厥人,突厥當年縱橫四海,有很大一部分打到了歐洲,他是突厥與歐洲人的混血人。
不過他可是很看不起歐洲人的,一向都把自己當成是突厥人。
在這個時空,大唐人最是自覺高等,看不起任何其他國家的人,而突厥人則覺得他們也是高等人,甚至一點不比大唐人差。
他們的確是有這個資本的。
當年隋唐都曾經臣服過他們,他們說自己是高等人,還真沒人能反對,但大唐人就是看不起他們。(未完待續。)
第1362章 突厥策
東方二的問題問到了點子上。
既然突厥現在還不能對大唐作戰,那他們接下來該做些什麼呢?
東方二問出這個問題後,大家都把目光投到了侯遠身上,但侯遠似乎並沒有長篇大論的意思,而是看了一眼龐海。
龐海笑了笑,道:“目前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一,當想辦法讓其他部落的人也臣服,當然,不僅僅是臣服,還要讓他們絕對的忠誠,不敢做出一點反抗的動作來;二,就是制定一個對大唐作戰的計劃,等我們突厥真正的團結在一起後,我們應該如何對大唐作戰,要知道,對付大唐,不是說我們猛打猛攻就行的,大唐人打仗,喜歡講究策略,而歷史證明,他們的策略兵法往往比實力更為強大和可怕,所以我們也必須講究策略。”
龐海說完,賀魯點點頭:“不錯,與大唐交往這麼多年,他們的兵法和策略極其厲害,我們的確不能說打就打,必須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諸位可有什麼好的辦法?”
賀魯並沒有說如何讓突厥更加的團結,但大家也沒有問,他們都熟悉賀魯,賀魯既然沒有說,那就說明他對此有辦法。
而既然賀魯有辦法,那他們也就無需多問,只需要將賀魯問的問題回答一下就行了。
策略,這是他們突厥人所不擅長的。
一直以來,他們都是用武力來征服,很少考慮這些東西,但在面對大唐的時候,他們吃了虧,他們不傻,吃了虧,肯定就會總結。
賀魯問出這個問題後,龐海道:“首先,就是大唐送來的詔令了,如果我們拒絕,那就折了大唐的面子,有可能說大唐立馬就會派兵攻打我們,雖說我們也不至於太過於擔心害怕,但畢竟少了一些勝算,如此對我們很是不利,所以臣覺得,對於大唐的詔令,我們不妨先領著,暫時迷惑大唐,等我突厥真正團結起來後,才對大唐突然襲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龐海說出這話後,大家雖然覺得有道理,但並沒有急著表示贊同,因為面子上過不去。
接受了大唐的詔令,就表示雖然他們突厥再次凝聚在了一起,但卻是臣服於大唐的,他們不願意臣服。
哪怕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臣服多次。
大家將目光投向了賀魯,賀魯沉思片刻後,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當年我賀魯投靠大唐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