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當這支 128 師沿著公路向陣地進發時,遭到了小鬼子飛機的狂轟濫炸。
面對如此凌厲的空襲,他們舉步維艱,根本難以靠近陣地一步,更別提實施有效的救援行動去解救被困的預備第 11 師了。
此時,身處困境之中的預備 11 師殘部眼見援軍受阻,無法及時趕到,心中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瞬間破滅。
於是乎,他們毫不猶豫地轉身逃離,一時間兵敗如山倒,這場原本就艱難萬分的姑塘守衛戰變得愈發混亂不堪,局勢越來越糟糕。
這場驚心動魄的反登陸戰役,猶如一場艱苦卓絕的拉鋸戰,持續了整整兩天兩夜!
波田支隊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不斷地向我方防線發起衝擊。
他們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而我軍則像是在洪水中苦苦掙扎的小舟,艱難地抵禦著敵人的進攻。
隨著時間的推移,波田支隊逐漸佔據了上風,其陣地範圍越來越大,宛如一張張開的血盆大口,吞噬著我方的領土。
與此同時,106 師團也成功地在姑塘實施了登陸作戰,給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戰局雪上加霜。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守軍們雖然奮勇抵抗,但無奈寡不敵眾,最終只得忍痛下令後撤。
然而,令人憤怒和失望的是,在增援部隊中,竟有一支名為 128 師的隊伍,表現得極為怯懦。
他們畏懼敵人強大的火力,不敢向前衝鋒陷陣,甚至未戰先怯,自行撤退。
這種臨陣脫逃、不戰自敗的行為,嚴重影響了整個戰局的發展,成為了導致陣地迅速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戰後,這支毫無鬥志的 128 師遭到了嚴厲的懲處。
該師的番號被無情地撤銷,其師長更是因瀆職之罪被撤職查辦。
此事雖已過去,但它卻如同一個沉重的陰影,籠罩在了每一名守軍戰士的心頭上。
由於姑塘的失守,守軍的後背已然暴露無遺,九江這座城市瞬間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
此時,無論守軍如何頑強抵抗,都難以挽回敗局。
很快,一道來自統帥部的命令如晴天霹靂般傳來——第 2 兵團必須立即轉移,放棄九江,退守至二線陣地金官橋一帶繼續防守。
經過這麼多天激烈的戰鬥,可以說精良的武器裝備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它們給予了守軍與敵人抗衡的資本,讓我們在戰場上不至於完全處於下風。
然而,儘管擁有這些優勢,最終的結局依舊未能改變。
敵我雙方實力的差距、戰略戰術的運用等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這場戰爭的走向始終無法逆轉。
這個令人震驚的訊息猶如一道閃電般迅速傳遍了整個鷹醬地區,而身處此地的趙剛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獲知了相關資訊。
當他看到這條訊息之後,不禁露出了一臉無奈與無語的神情。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結果,趙剛心中早已有了預感。
正如他之前所猜測的那樣,無論是士兵們的意志力,還是軍官們的指揮能力,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儘管不可否認的是,小鬼子擁有佔據優勢的空軍和海軍,其強大的火力能夠給予地面部隊有力的支援和緊密的配合。
但即便如此,自身在防禦體系以及指揮排程方面暴露出的諸多漏洞依然無法被掩蓋。
趙剛深知,後續的局勢發展極有可能會再次上演同樣的場景。
只不過,或許唯一不同的僅僅是小鬼子會因此付出更多的人員傷亡代價以及損耗更多的軍事裝備而已。
原因無他,那些剛剛獲取到新武器裝備的己方軍隊,如果不能夠及時轉變陳舊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