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部分

青,蔣帥與肖國興上將也不過剛逾不惑。但在大漢十三軍團的各位主官,王上將是絕對的“少壯派”,更有“儒將”之稱。

這個由陛下御賜的稱號與其鐵漢之名貌似不貼邊,但其利用閒暇時間撰寫的《戰爭論》,被皇家軍事學院確定為十大課外讀本之一,陛下更是盛讚其為“南華隆美爾”和“大漢儒將”。

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四期生的王鐵漢,有著純正的東北軍血脈,在“九一八”事變之時,指揮手下弟兄弟率先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光榮經歷,使其在東北軍十萬將士移民南華的時代,就脫穎而出,並接替了因傷退役的老將萬福麟成為了新任幽州軍軍團長。

自此,在大漢十三軍中,本就戰力頗強的幽州軍更上層樓,無論是在遠東鏖戰、解放蒙古,還是收復唐努烏梁海、兵進中亞的戰鬥中,幽州軍所向披靡,成為了帝國陸軍中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鐵血精銳。

“侯喜”計劃展開之後,王鐵漢率幽州軍在墨西哥諾加萊斯出州,直逼菲尼克斯。數月血戰,十萬幽州男兒死傷近半,最終還是射落鳳凰。

修整期時,總參本欲將傷亡過重的幽州軍團調回本土,由其他軍團輪換主動。但王鐵漢堅決表示:幽軍鐵軍仍可再戰。

最後是陛下心中的“老鄉情結”再次氾濫,幽州軍在得到補充後,得以繼續留在北美,留在菲尼克斯。

達拉斯會戰,陳庶康上將對於這支有半數新兵的軍團,也表示懷疑。所以,並未安排其負責主動,而是作為了戰役的總預備隊。

這讓王鐵漢將軍很是不滿。不過,天將大任,有些人,有些部隊在戰爭中註定是主角。

當美國第11集團軍自俄克拉荷馬城殺出,左路叢集吃緊之時,王鐵漢臨危受命,鐵血幽州軍再次成為左右戰役局勢的奇兵。

長途行軍後,連續攻佔克洛維斯和軍事重鎮阿馬裡洛,東北爺們用一貫的彪悍向其他盟軍展示了,即便新兵近半,幽州軍仍是那支攻無不克的鐵血軍團。

在25號公路上漂亮的回馬槍,幽州軍團與西域第3軍團在勞頓將美國第11集團軍裝進口袋,王鐵漢的指揮才能再次讓人刮目相看。

就連一支力挺幽州軍的鐘義也感到有些意外。印象中,東北軍中敢衝能打的猛將不少,可是稱得上智將的,除了那個被灌了迷湯背主棄友的郭鬼子,還真就沒有什麼能提上臺面的。不過話說回來,抗戰爆發後,也實是沒有東北軍將領施展才華的舞臺。倒是在來到南華之後,有了良好的環境後,出身於東北軍的幾位將領都是表現不凡。且不說王以哲、何柱國等這些老人,以王鐵漢為代表的中生代東北爺們,也有很多在帝**中以自己的突出表現贏得了統帥部大佬們的青睞,得以出任重要職務。

當然,如王鐵漢這樣,在三十幾歲就榮升帝國上將,出任主力軍團主官的,也是絕無僅有。而王鐵漢也用一次又一次優異的表現回報著陛下的信任。

達拉斯會戰打響之後,在右路叢集戰術佯動,未與美軍有實質性接敵之時;在中路叢集強攻韋科受阻;而左路叢集在阿米爾打成膠著的攻防戰之時;幽州軍才在25號公路上的一系列突進,在美國堪稱嚴密的防線側翼撕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卻牽一髮而動全身,將達拉斯附近的百萬美軍全部調動了起來。

布萊德雷無法坐視盟軍在達拉斯的背後翻箱倒櫃的折騰,更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第11集團軍被圍殲。相繼在達拉斯防線的左翼調動了六個步兵師和兩個坦克師,在中路調出三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組成北進軍團;而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將軍也再次動員,在聖路斯組織起了一支包括七個摩步師和四個坦克師的南進軍團,在空軍的掩護,透過美國中發達的公路網,快速增援至兵力空虛的俄克拉荷馬城。

“美軍欲要透過南北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