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理衙門的代理,成了“有實無名”的“外交部長”,李鴻章在天津的辦公衙門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外交部”。不過,李鴻章多次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被特派去簽訂不平等條約,替軟弱無能的清政府背了一口又一口黑鍋,當了“背鍋俠”,就是這麼來的。另外,北洋大臣負責遼渤海的海防,而直隸總督負責陸防,李鴻章身兼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兩個職位,海陸防務李鴻章都得管。

北洋水師這提法,最早是江蘇巡撫丁日昌提出的。他提議清政府要建立三支海軍:北洋水師、中洋水師、南洋水師,防區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分別負責黃渤、東海和南洋的海防。

新成立海軍衙門後,李鴻章當了海軍衙門的會辦,相當於海軍副司令。因為清政府是畢竟是愛新覺羅的家天下,在抓權這問題上毫不含糊。海軍衙門的性質與總理衙門大約類似,在海軍建設中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真正主持海軍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還是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

也就是說,李鴻章當了直隸總督,就掌握了直隸最高軍政大權,當上了北洋大臣,掌握了外交大權和創辦海軍的權力。但清政府是滿人的政權,既要讓李鴻章幹活,又要防著李鴻章造反,李鴻章心裡對此非常清楚。

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正式成立後,官員設定仿照總理衙門,由光緒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主辦,派慶郡王奕劻和李鴻章會辦,由兵部右侍郎、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幫辦。同中央政府的官制一樣,滿漢雙規,以滿清王大臣為統領,平衡各方勢力。

但李鴻章的權力太大,滿清朝廷內眼紅的人是不少的,尤其是“清流”大臣。就在1886年1月,一封告李鴻章狀的奏摺打破了清廷的寧靜,矛頭直指李鴻章。此人是朝中著名的“翰林四諫”之一的黃體芳,和張佩綸名氣差不多,文筆犀利,氣勢逼人,他說李鴻章身為大清國的封疆大吏,事務繁忙,平日裡沒有時間打理海軍,戰事一開又不聽排程,中法戰爭期間福建水師告急,朝廷讓北洋艦隊派“超勇”號和“揚威”號前去增援,可北洋艦隊竟然抗旨不遵,現在讓他擔任海軍衙門會辦,只怕惡習難改,只會以保護京師為名,行擁兵自重之實,不聽朝廷調遣。他還說李鴻章用的都是些貪贓枉法之人,到時候只怕海軍難當大任,最後他建議去掉李鴻章的海軍衙門會辦一職,讓曾紀澤回國頂替。

黃體芳有兩句話很是惡毒,在奏摺上說如果讓李鴻章進入海軍衙門,只怕“水師非中國沿海水師,乃直隸天津之水師;非海軍衙門之水師,乃李鴻章之水師”,他還說只怕過了幾天,等李鴻章羽毛豐滿之後,到時候中國海軍“恐用以禦敵則不足,挾以自重則有餘”。

歷來君主最怕的就是臣子擁兵自重,滿族入關一直把防範漢人作為基本國策之一,黃體芳作為漢人站在滿人朝廷的角度向李鴻章發起猛烈攻勢,他相信就算朝廷不把李鴻章弄出海軍衙門,也不會拿他怎麼樣,最多批評幾句就完了,反正藉此可以敲打敲打李鴻章。

可是這一次,黃體芳卻錯了。李鴻章並不替自己申辯,表示如果朝廷問責,自己可以按慣例引咎辭職。

二十年來的洋務和軍務基本是李鴻章一手操辦,在國內的資歷和威望以及實力已經無人能敵,不斷式微的清政府不依靠他來苟延殘喘,還能依靠誰?見有人攻擊李鴻章,慈禧竟然勃然大怒,狠狠地批評黃體芳,說他“妄議更張,跡近亂政”,把黃體芳交給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