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臉的釋然。
“那不是心狠手辣,那是大義凜然。”
他微笑著說道:“何為大義?對陛下效忠,讓陛下滿意,為陛下解難,順陛下之心,明君臣之道。該君子時候君子,該小人時候小人,該做鷹的時候抓兔子,該做狗的時候搖尾巴,就是做臣子存在的最大的意義。”
虞東來端坐,然後深深一禮:“多謝懷老指點。”
第五十九章 風華正騷
第五十九章風華正騷
方解絕不會想到自己在不知不覺間捲入了一場大隋朝廷裡外都席捲在內的血雨腥風,雖然他只是這場風雨中極邊緣的一個小人物。當然,就連操控著這場風暴的大隋皇帝陛下,也根本就沒有在意方解這樣一個不起眼的邊軍小卒。
這場皇帝為了自己開疆拓土大業展開而提前發動的風暴,是為了將自己的威信提升到最高,讓朝臣們收拾起所有的對皇帝應有的敬畏,也是讓朝臣們知道當皇帝決定一件事的時候,沒有人可以阻止。既然不能阻止,那麼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就只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協助皇帝做好這件事。
所以,兵部侍郎候君賜的死不過是個開端,皇帝立威的開端。
如果皇帝不先動手的話,一旦他宣佈即將在西北用兵的決定,支持者必然大有人在,但毫無疑問的是,朝廷裡敢於站出來反對的也必然大有人在,到時候在朝堂上聽那些大人們來回扯皮就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皇帝可沒有心情沒有興趣更沒有時間去看他們從理論逐漸轉化為互相詆譭謾罵的過程。
殺幾個人,尤其是被殺的人中還有分量不輕的人。這樣,朝臣們的嘴巴就會閉住。
已經幾年沒有殺過當官的,皇帝或許是覺得自己的威嚴逐漸在降低。而一旦開戰,他需要的是一個齊心協力的大隋,需要的是一個以他為中心所有人為了這場戰爭而不斷努力的大隋。
懷秋功走下虞東來馬車之後,豁然開朗的虞東來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明白皇帝陛下讓他在家裡反省一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若不是懷秋功提醒,他根本就沒明白皇帝讓他反省什麼。也僅僅是以為,陛下真的只是讓他閉門反省。
反省的,是那一份該掉腦袋的名單。
這份名單分量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所以真的需要他費腦子去好好斟酌一番。而也就是在走下馬車的那一刻,他也明白了這件事對他來說雖然有些損害,但得到的利益必然遠遠的超過損害。所以送走了懷秋功之後,虞東來的嘴角上都是笑意。
陛下要拿兵部開刀,名單由他來擬定。
要死的,都是對皇帝西征想法不同意的人。而作為兵部尚書的虞東來……不,現在是兵部侍郎了,他自然要堅定的站在皇帝這邊,所以,到時候補充進兵部的人必然也都是支援皇帝陛下西征的人。空缺出來的位置,他可以安排自己的人。
候君賜和他歷來貌合神離,陛下以前不希望任何一個部府的官員都太團結,所以樂於看到他和候君賜勾心鬥角,一個尚書一個侍郎,鬥得越厲害陛下只怕越開心。可現在不同,陛下要的是一個必須團結的兵部,甚至是必須團結的整個朝廷。而藉著這次機會,他就能將兵部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所以相對於失去的來說,得到的要多的多。
回到自己家裡的虞東來就讓人把府門全都關上,任何客人都不見無論是誰。虞東來書房裡的燈光整整亮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的傍晚書房的門才從裡面開啟,紅了眼睛的虞東來看起來好像剛剛跑完了五十里一樣的疲憊,只是他的表情卻透著一股讓人不解的輕鬆。
出了書房之後,虞東來甚至沒有洗漱吃飯直接回臥室倒頭就睡,一直睡到了下一個天明,起床之後,虞東來沒有穿那身兵部尚書的官服,而是一身常服直奔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