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知道皇上生氣的時候去求太子,絕對管用。
“就他最愛惹朕生氣,”
康熙坐下來哼哼道,“如今人大了,心野了,非要帶兵出去打仗,你說朕能讓嗎?”
佟佳皇貴妃想了想道:“太子這麼做,應該有他的道理,皇上該好好與他談談才是。”
康熙:……
行行行,一個兩個都護著太子是吧?
就朕是惡人是吧?
朕就不信,這天底下就沒人跟朕同心!
後宮裡找不到同盟,康熙就往前朝去找。
索額圖那是肯定支援胤礽的,根本不用問,明珠在這事兒上竟然沒跟索額圖唱反調,也覺得太子親征是好事。
康熙又問了幾個大學士,不是打哈哈就是偏向胤礽,氣的他大晚上的將常泰給喊進了宮。
別人都不行,他不信常泰這個親舅舅也能同意胤礽上戰場!
乾清宮中,燭火之下,常泰幽怨的看著康熙,彷彿康熙對他做了什麼不可言說之事。
康熙被小舅子看的渾身發麻,強撐著說道:“你說你是不是跟朕一條心吧!”
常泰:……
好大一個坑,他又不是瞎子,怎麼可能往下跳。
康熙想了想又道:“你要是能勸服保成,與準噶爾之戰,朕還叫你去!”
常泰耿直的問道:“要是太子非要去不可,皇上您難道不叫奴才去守著太子嗎?”
康熙:……
真的是好有道理哦。
“皇上,您與其在這兒為難奴才,不如去請太皇太后幫忙,”
常泰建議道,“太子爺或許不會理會奴才的建議,但絕不會不顧太皇太后的想法。”
康熙冷笑:“太皇太后要是肯幫朕,朕還用得著找你?”
“那既然太皇太后都同意了,皇上您又為何非要阻攔呢?”
常泰的想法十分直白,“她老人家歷經三朝,眼明心亮,又最是疼愛太子爺,若覺得不妥,是絕不會同意的。”
康熙其實也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
太皇太后之所以提起懿文太子,是因為如今的胤礽與懿文太子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不一樣的地方。
懿文太子在子嗣上亦是十分艱難,但這確不能影響他生前在朝中的地位,更不會有人懷疑是朱元璋的刻意打壓。
而如今胤礽遲遲不婚,朝野上下卻是非議頗多,甚至有風言風語說是他故意壓制胤礽,不叫胤礽有後,來遏制胤礽的勢力,簡直是無稽之談!
他恨不得胤礽現在就給他生十個八個孫子!
太皇太后提及此事後,他也是仔細思量過,為何明明處境差不多的兩人,甚至胤礽的年紀還要更小,但輿論卻是全然不同呢?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胤礽在朝中的地位,還遠不及懿文太子穩固,才會總叫旁人覺得,儲君之位是可以動搖的。
所以太皇太后才會支援胤礽出征,畢竟軍功是最堅實的積累,此役若是胤礽能帶領大清軍隊大獲全勝,誅殺噶爾丹,收復準噶爾佔領的大片土地,那麼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