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奴才怕您一興奮,直接飛出去。”
佟國綱死後,鄂倫岱嘴裡說著不難過,但人看著卻成熟了不少。
在歷經數月,朝廷終於認可了佟國綱為國捐軀的英勇後,鄂倫岱替佟家接過撫卹和恩賞,然後進了宮,對著胤礽行了一個大禮。
人死怨消,不管以前鄂倫岱多麼看不起佟國綱,至少在戰死沙場這件事上,佟國綱叫鄂倫岱第一次心生敬佩。
他已經暗中打聽過當時的情況,知道佟國綱完全可以聽令於福全,安心休息,眼睜睜的看著噶爾丹逃走,反正主將是福全,即便有錯,也不關他的事。
然而佟國綱沒有這樣做,他選擇的義無反顧的出戰,以命相搏,攔住了噶爾丹,等到了胤褆帶兵前來,為大清永除後患。
胤礽告訴鄂倫岱,佟國綱這一個決定,和不畏死的奮戰,才是此役大獲全勝的最關鍵所在。
因為如果讓噶爾丹逃回西域,那他畢竟會捲土重來,而下次再戰,沒人能知道準噶爾部會不會準備充分,沒人能確定,大清的火器能不能有如這次一般的奇效。
而一旦不能以火炮遠距離取勝,兩軍必然會進入肉搏階段,屆時就算大清能以人數取勝,也會損失慘重,絕不是千餘犧牲就能結束戰爭的。
歷史上的康熙準噶爾,離京數年,損傷人力財力無數,而如今,他們只一役便永絕後患,之後數年,大清的財政再不用大半支援戰事,而是可以轉向民生,必將給百姓帶來福祉。
而這一切,最大的功臣本該是福全,可潑天的功勞胤礽已經送給他了,他卻剛愎自用不肯聽令,幸而有佟國綱堅持帶人阻截噶爾丹,才有今日的局面。
胤礽在心裡是十分感念佟國綱的,所以佟國綱的葬禮極盡哀榮,他雖困在宮中,卻也派人送了厚禮,並囑託常寧、胤褆代為前往,送佟國綱最後一程。
只可惜他能為佟國綱做的僅僅是保住他忠心報國的壯烈之名,卻無法替他和那些陣亡的將士真正討一個公道,福全就算失了宗室的支援,沒了首功,丟了宗人府,卻依舊還是裕親王。
胤礽沒有下馬,他平靜了一下心情,然後對鄂倫岱道:“佟國維如今正在四處打點,想要承襲佟國公,我不願意給他。鄂倫岱,我再問你一次,如今,你可願意繼承佟國綱的國公之位?”
鄂倫岱早就想過了這個問題,仰著頭對胤礽笑道:“如今奴才也有妻兒要養,自是不會將砸在頭上的銀子往外丟。佟國綱素來瞧不上佟國維,想來也不會願意讓佟國維得了便宜,奴才就先幫他佔著,等將來他喜歡的兒子長大了,再還給他們。”
胤礽聽懂了,這是之前跟淑華郡主商量好了的。
至於家財萬貫的淑華郡主需不需要鄂倫岱養這個問題,胤礽不想深究,反正鄂倫岱願意襲爵,那便夠了。
佟國維這些年在背地裡上躥下跳的幹了多少蠢事,胤礽心裡有數,不收拾他,只是看在佟佳皇貴妃的面子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