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設下了天羅地網,靜待他們上鉤。
只見一群革命軍士兵突然從埋伏之處如猛虎下山一般衝殺而出,其人數多達百人以上!這些革命軍氣勢洶洶、銳不可當地直接朝著馬德順及其身邊僅有的十餘人猛撲過來,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包圍圈,大有將他們一舉殲滅之勢。與此同時,位於山上的革命軍還不斷地向下拋擲巨石,那密密麻麻如同雨點般落下的石塊給馬德順等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危險。
話說那一日,戰場上殺聲震天,馬德順所率的十餘名勇士身陷重圍,他們面對的竟是敵方多達百餘人的強大兵力!
然而,馬德順毫無懼色,他與副將張顯楊並肩作戰,手中利刃翻飛,如疾風驟雨般收割著敵人的性命。
在這場激烈無比的鏖戰之中,馬德順與張顯楊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手起刀落間已手刃數人。
但與此同時,馬德順自身也遭受了七處嚴重創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儘管如此,他依然咬緊牙關,堅守陣地。
可令人焦急的是,後方援軍卻遲遲未能趕到。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德順與張顯楊手中的兵刃因長時間激戰而逐漸損壞,但他們二人並未退縮,依舊以血肉之軀抵擋著敵人一波又一波的兇猛攻擊。
最終,經過漫長而慘烈的戰鬥,馬德順與張顯楊終因力竭不敵,雙雙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其他一同追擊的吉林馬隊和乎敦馬隊同樣損失慘重,提督張會元以及吉林馬隊哨官全德、乎敦馬隊哨官劉治等人均身負重傷,生命垂危。
好在戰友們拼死營救,才將他們從敵群中搶出,撿回一條性命。
當馬德順壯烈犧牲的噩耗傳來,左宗棠不禁悲痛欲絕。
這位一生征戰沙場的老將,此刻眼中滿含淚水,心中充滿了對愛將馬德順的深深惋惜與思念之情。
於是,他揮筆寫下了一副感人至深的輓聯:“大樹飄零痛惜隴水東流日,英姿颯爽回首邙山北望時”,以此來悼念這位英勇無畏的戰將。
朝廷得知馬德順捐軀報國之事後,大為震動。為表彰其功績,特追贈馬德順為振威將軍,並賜予諡號“武毅”。
此外,朝廷還下令在馬德順的出生地和陣亡之地分別建立專祠,以供後人瞻仰祭奠。同時,馬家三代獲封世襲騎都尉、輕車尉等爵位,以示皇恩浩蕩。
:()清末起義恩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