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使者聽到皇帝發問,不敢怠慢,連忙躬身答道:“回稟陛下,此次前來朝貢的除了我們馬來國之外,尚有暹國、滿剌國和蘇門國一同遣使而來。”說罷,他恭恭敬敬地垂首而立,等待著皇帝的回應。
張無忌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瞭解情況,然後緩聲道:“朕已知曉此事,你一路奔波辛苦了,暫且先下去歇息吧。”待馬來使者謝恩離去之後,張無忌面色凝重地立刻傳召麾下眾將領來到御前,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寬敞明亮的宮殿內,氣氛嚴肅而緊張。張無忌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視著下方站立整齊的將領們,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對於這三個國家,不知爾等可有什麼高見?”
話音剛落,只見一位身著重甲、威風凜凜的將領跨步而出,抱拳施禮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對待這三國,不妨採取先禮後兵之策。首先,可以派遣使者分頭前往這三國,向其君王闡明大義,曉之以理;同時,也可以動之以情,表明我大明朝的友好與寬容。”
“倘若他們能夠識時務,甘願歸順於我朝,那自然是皆大歡喜之事。但若他們執迷不悟,不肯順從,到那時,再動用武力予以征伐,想必也能一舉成功。”
張無忌聽完這位將領所言,不禁陷入沉思之中。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抬起頭來,緩緩說道:“愛卿此計甚妙,但仍需做好萬全之備。一方面要按照計策行事,派出使者出使他國;另一方面,也要迅速調遣我朝精銳艦隊,時刻保持戰備狀態,以防萬一。”
得到皇帝的旨意後,朝廷上下立即行動起來。一批訓練有素、能言善辯的使者們肩負重任,馬不停蹄地分別踏上了前往暹國、滿剌國以及蘇門國的征程。然而,事情的發展卻並未如眾人所期望的那般順利。
當三份措辭懇切、充滿誠意的國書被呈送至暹國、滿剌國和蘇門國三位國王的案前時,結果令人大失所望——這三位國王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拒絕大明王朝的招安提議。
訊息傳回大明臨時營地,朝堂之上一片譁然。
張無忌面色陰沉,冷哼一聲:“這三國國王當真是不知好歹!”
眾將領也是群情激奮,紛紛請戰。
“陛下,末將願親率大軍,踏平這三國,讓他們知曉我大明的厲害!”藍玉一臉囂張的開口說道,
張無忌沉思片刻,說道:“不可魯莽行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先派探子去摸清這三國的兵力部署和防禦情況,再做定奪。”
於是,探子們迅速出發,秘密潛入三國。
不久之後,探子帶回了詳細的情報。
“陛下,暹國兵力雖強,但國內矛盾重重;滿國地勢險要,但軍備不足;蘇國資源匱乏,軍隊士氣低落。”
張無忌聽後,心中有了計較。
“傳朕旨意,命藍玉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出征暹國,唐洋將軍率領八萬大軍攻打滿剌國,湯和將軍率領五萬大軍進攻蘇門國。務必速戰速決,揚我大明國威!”
三位將軍領命而去,大明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向三國進發。
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大明的將士們英勇無畏,奮勇殺敵。
暹國國內的矛盾,在戰爭的壓力下徹底爆發,民眾紛紛起義,國王焦頭爛額。
滿剌國憑藉地勢頑強抵抗,但終因軍備不足,被唐洋將軍找到破綻,一舉攻破。
蘇門國的軍隊在湯和將軍的猛攻下,很快便潰敗投降。
經過一番激戰,大明軍隊大獲全勝,三國國王不得不低頭認錯,遣使求和,表示願意歸順大明。
張無忌坐在朝堂之上,聽著捷報,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過很快他的表情就冰冷了下來。
“大膽!放肆!早讓你們投降你們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