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天啟元年

,配祭平坐。

其餘祭祀的是五方上帝、日月、內官、中官、外官、以及眾星。

趙崢打算依據唐制,建造祭壇,至於配祭就算了。

其次是就是立宗廟。

趙崢姓趙,趙姓源於嬴姓,往前追追名人,可以追到周。

牽強附會一些,也可以說是贏姓後裔。(大宗稱姓,小宗稱氏,嬴政做了皇帝,應該稱嬴姓而不是趙氏。)

但是趙崢並不打算強行認祖宗,隔了這麼多代完全沒必要。

趙崢否決了王仲琳追認祖宗的建議。

趙崢家往上數幾輩也沒人有個爵位,自己就是家中始受封者,即為太祖。

同時追趙父為德祖。

天子七廟,諸侯五廟。(與七廟比缺的是昭穆二廟。)

按理趙崢應該祭祀始祖廟、太祖廟、高祖廟、曾祖廟、祖廟和父廟。

趙崢接納了意見,讓禮部負責督造五廟。

但是父廟只督造,畢竟自己父親還活的好好的。

其餘禮制,趙崢讓王仲琳參照大唐禮制,加以增刪,制定成冊後自己再決定。

馬周則是奏請自己早些生下嫡子,這讓還在給汝南避孕的趙崢有些尷尬。

趙崢計劃是等汝南滿十八再去生子,不過這些話暫時不能公佈,否則會導致群臣譁然。

國無嗣君,社稷不寧。

大朝會一直開到深夜,明確責任人,任務下派到具體負責人。

至於負責人還需要那些人手,可以自己組建,自己能從民間挖掘出人才,經過吏部考核一樣任用。

,!

趙崢前兩年都不準備實行科舉,以舉薦選官為主。反正都是草臺班子,再草率一些也沒什麼。

以目前的科學基礎,趙崢註定不可能帶領遼東進入現代化。

但是科學的種子已經種下去,剩下的只能交給時間了。

大朝會結束了,趙崢單獨召見了馬周加7個州的刺史。

五年計劃是必須要推行的,但是趙崢也不確定這些人到底領會了多少。

又有幾人會真心實意落實政策。

所以趙崢需要透過一場談話來熟悉這些以後的州官,然後確定那些人可用,那些人不可用。

如今趙崢引進多個世家來協助治理朝鮮半島,這些人是各有心思,還是願意跟隨趙崢的步伐走,趙崢必須得很清楚才行。

只有清楚了那些是可用的,那些是可以拉攏的,那些是後面必須幹掉的,趙崢才能真正的逐漸掌控整個國家。

對於那些有小心思的,趙崢也不算現在就收拾,畢竟承諾的還是要履行的,只能先苦一苦這些扶余百姓了。

日後趙崢撥亂髮正,這些扶余人會對趙崢更加感恩戴德。

一場談話結束後,趙崢留下了馬周。

“賓王,依你之見,那些人是可用的?”

“陳家薛家可用,王、謝、杜三家各有心思,但是可以試著拉攏。蘇定方不適合主政一方,他又掛了軍委之職,大王可以擢一蘇家幹才為尚州都督,帶蘇定方行刺史之職,裴家也是如此。”

“跟我看的差不多,不過只是一次談話,真心假意還不能完全確定,本次以能力高低來論,王謝最佳,杜陳次之,薛家再次之。暫且先用著吧,第一年以考成法來定績效。”

至於裴蘇,趙崢直接沒提,蘇定方,裴行儉如今一門心思鋪在軍務上並沒有形成治政理念。

趙崢打算還是從裴蘇兩家挑選人才代行刺史之職。

平壤刺史趙崢許給了馬周,但是馬周估計也沒時間單獨關照一州,實際也是掛了名。

還有燕州(今遼陽鞍山),撫州(今撫順瀋陽)、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