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乎國家顏面,要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必會惹來恥笑聲音。
不等她想出應對的辦法,楚霄拱手而出,就在她的身邊。
朗聲開口說道。
“陛下,我有辦法,能解當下困局。”
“楚霄,你好大的膽子,誰允許你不加請示,肆意講話的。”
趙賀正愁沒有機會去抓住楚霄的尾巴,卻沒想到他會自己跳了出來。
絕好的機會,便不可能讓其從手中輕易的流失。
趙賀話趕著話,緊接著開口說道。
“大周朝堂之事,你雖為太傅,也沒有資格去幹涉。”
“本是楚國皇子,楚國來使,你都應該避嫌。”
“當下情急,難道是想逼著陛下,為你楚國使者討要好處嗎?”
聽趙賀把話說完,在場有不少文武大臣,全都點了點頭。
看向楚霄的眼神都和最開始的時候有了很大不同。
他要真是朝三暮四,不忘舊國,便是大周朝堂的一大禍害,萬萬不能將其留下。
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希望女帝能夠將其嚴懲。
“陛下,楚霄膽大包天,不思報你之恩情,反而是要在這種節骨眼上,想要與你提出條件。”
“狼子野心!此乃狼子野心啊!”
禮部尚書李青山,言語激烈,自己都搞不定的事情要讓楚霄搶了風頭,日後的臉面又該往哪裡擱。
在他們的鼓動之下,女帝臉色漸漸難看,轉過身來目光直視。
“楚霄,你還有什麼想要說的話嗎?”
“若要為舊國謀取好處,尊口免開,否則的話,別怪朕翻臉無情。”
女帝醜話說在前面,要不是幾位公主對他喜歡,早就將他趕出朝堂。
膽敢妄言,干預朝政,此乃不可饒恕之大罪。
所有人都將視線挪動到了楚霄身上,一定要看他的笑話。
誰又能想到,從始至終,楚霄都面色不改,極為平靜的應對。
眾人對他言語上的攻擊,不過是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出來。
女帝問起,那就實話實說。
“陛下,眾位大人對我有誤解,我剛才所言,並非是為楚國謀。”
“而是覺得李大人所擔心的,都是多餘。”
楚霄抬眸冷笑,楚國派來使者,歸還江州十六郡必然是心不甘情不願。
過程中,還不知道會有多少艱難曲折,以禮相迎,只怕會讓人家生出輕視之意。
如此言語,已然是把人得罪。
禮部尚書李青山上前幾步,用手指著,惡狠狠的開口。
“何為多餘?”
“大周對外,得有兩面二字,照顧的不夠周全,難道是要旁人來看笑話嗎?”
禮部尚書雖為三品,但也是實實在在的握有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