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0章 冷麵寒槍玉羅成

羅城帶著西路軍跨過了豫皖兩省的邊界,站在方圓十里唯一凸出來的小山包上。

他和章西洋,彭海東等人一同放眼眺望四周,除了正在腳邊行進的軍隊,見不到一個人影。

在這場大洪災中,豫東地區經歷瞭如同閘刀一般的重創,整個地表像是被用鐮刀砍過的麥田一樣,光禿禿的,啥也沒剩。

肉眼可及的範圍中,只有幾棵根系發達的老樹,還保持著黃土地上的綠意。

民房全部被衝完了,方正的麥田也被吹倒了,

曾經人煙稠密的地方,現在竟然變成了無人區。

一腳踩下去,全是深深的淤泥,進去容易,拔出來卻費勁,整個步兵七師在這上面已經報廢了數千雙膠鞋。

為他們運送給養彈藥的卡車,一開進泥地之中,就被牢牢吸住了,動彈不得。

後車輪瘋狂打轉,給後面推車的人甩了一臉泥巴,

發動機嘶吼著,排氣管裡噴出濃濃黑煙,卻只能越陷越深,

好不容易讓搶險車把它拖了出來,轉眼間還沒有開出幾十米,又掉進了泥坑當中。

沒有辦法,西路軍只好聯絡上了皖北各縣的地委,

在老鄉們的幫助下,換下車輛,用上了各色駿馬和騾子,從一支半摩托化部隊退回了騾馬化部隊。

好在各種火炮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使用馱馬和騾子的情況,

新編入營級炮兵連的步兵炮乾脆只有200公斤重,卻能分解成十個部件,平均下來每個部件只有20公斤,能夠使用人力進行長途運輸。

這讓兵工署內追求炮兵重型化的人啞口無言。

不管是俞大維和劉瑞,還是炮校副校長朱銳,他們都沒有盲目追求火炮的威力。

這些人早就看清楚了情況,在夏國這種多地形多情況的地方,全地域作戰必然要求炮兵的機動性放在首位。

戰士們肩膀上不僅扛著一支長長的步槍,還要幫班組裡的機槍手揹負大量的彈藥,

再加上自己的被褥,揹包和乾糧,甚至偶爾還要幫機炮排的兄弟們扛一下重機槍和迫擊炮。

在自身的負重超過40公斤的情況下,外加這慘絕人寰荒無人煙的環境刺激,整支部隊幾乎沒有傳出任何的聲響,

只有緊急加裝木板底的膠鞋踩在泥水上,發出的啪嗒啪嗒聲。

劉瑞很清楚黃泛區是一種什麼概念的地理情況,當年雙方軍隊愣是隔著黃泛區對峙了三年許久,

而一支大軍為了橫穿黃泛區,實現戰略意圖,硬是拋棄了幾乎所有重灌備,才輕裝經過。

最後在大別山區付出了幾乎減員過半的重大傷亡代價。

在向西路軍發出的指示電報中,他強調,西路軍的速度要求不放在第一位,重點在對行軍周邊地區的救濟上。

商君書中大家拆小家的原子化社會,陰差陽錯在洪水過後的豫東地區幾乎實現了,

無論是朝廷的官府還是敗退的官軍,亦或是已經開始撤往山東境內的齊軍,都扔下了這片地方,這裡變成了一塊無秩序的亂地。

雖然在速度上沒有做出要求,但飛虎軍仍然是那支一晝夜奔襲上百公里馳援天津的部隊,

羅城在對全軍的動員講話中更是喊出了沒有大車輪,還有鐵腳板的話語,

只要還有一口氣,咱就走,走不動的就自動去隊尾的收容站。

少數在洪災中倖存下來的豫東百姓正在收殮親人的遺體,搶奪所剩不多的柴火和食物,想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園。

這時,一支身穿卡其色長褲短袖軍裝,扛著大大包袱的軍隊,從他們的家門口走過。

百姓幾乎是成身體本能般的做出了反應,他們就像驚弓之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