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9章 昂貴的作戰

收起槍,要是這幫人再衝過來他們也不好辦,畢竟全槍的備彈數也就7+1,手速快點的老紅脖子能在15秒內打完,隨後再掏出左輪手槍玩美式居合術。

但齊軍士兵不敢賭,畢竟誰也不知道對手槍管下長長的彈倉中有多少發子彈,要是像斯賓塞那樣就完蛋了,當年北軍士兵可是稱這些連珠快槍為一星期槍,意思就是裝一次子彈後夠打一個星期的。

這邊的清繳工作在霰彈槍的不講武德之下進展很快,18.4毫米口徑的槍管看起來很有威懾力,而腳下遍地的紅色彈殼與躺在地上哀嚎的齊軍則證明了霰彈槍的威名,雖然不會頃刻奪去性命,但這種血肉模糊的場景最能激發人的恐懼。

另一側的連長對付的是隱藏在山體之中,只露出狹窄的射擊口,氣焰囂張的碉堡。

碉堡內的守軍仰仗著自己一大半空間都處於山體之中的優勢,肆無忌憚地開火,就算連長將狙擊手拉了上來也無濟於事,

狙擊手的步槍上雖然有一個4倍的光學瞄準具,但不代表他的精度能支撐他命中矩形的開口,臣妾做不到啊!

在德拉貢諾夫堂堂出廠之前,世界上的所有狙擊步槍都是臨時上陣,在生產線上挑出精度高的步槍,裝備上瞄準鏡充數,

德國人的G43,英國人李恩菲爾德No.4 mK1(t),美國人的春田,芬蘭的莫辛納甘水連珠,蘇聯人的莫辛1930與SVt40皆是如此,

比起後世動輒動輒1~2moA,甚至打入1moA的變態精度,此時的步槍精度極限也就在4moA左右,個別3moA,與後世步槍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SVd狙擊步槍的整體精度也就在專用狙擊彈1.4moA上下,北美那幫從出生就泡在子彈與底火中的槍民用競賽彈和手工復裝彈甚至能將極限精度打到1moA,似乎只能與現代射手步槍掰腕子,論精度自家後起之秀的5000和SV98都能穩穩踩在它上頭,

但SVd的名聲不是憑藉他的精度,而是他的歷史地位,當他在蘇軍廣泛裝備到排時,對面的英美軍還在用二戰拉栓改造的步槍充數呢!

狙擊手啪啪啪啪啪連開五槍,只有一發穿過狹窄的射擊口擊中了射手,但機槍也只是小小的停頓了一下,在副射手接替後又沉悶地響了起來。

“淦,這射擊視窗也太小了,要是我能更往前湊湊說不定還能打準點,現在300米距離上,射擊孔在瞄準鏡裡也就點點大,根本打不中!”

狙擊手拉開槍栓,從子彈盒中取出五發彈夾,裝填進固定彈倉,拉動槍栓,鋼製彈夾飛到一邊,現在也顧不上節約回收彈夾了。

配備了三倍光學瞄準具的輕機槍試圖用機槍對機槍,但直到打光彈鏈盒的子彈也沒能有效擊殺,只在石灰岩上打出一道道彈痕。

“筒子手,你不是天天吹你們是步兵大炮嗎?現在用你們的大炮給我把那個火力點炸上天,行不行?”

“連長,給我火力掩護,剩下的看完就行!”

隨著火箭筒小組躍出掩體,幾十支半自動步槍對著機槍口潑灑子彈,進行壓制性射擊,

儘管他們使用的.351口徑彈藥動能只有1800J,但打在外面的石頭上與之前狙擊手的槍彈痕跡相差無幾,根本分辨不出來,

這讓機槍手以為自己遭到了一個營的機槍壓制,根本沒時間關注偷偷溜走的三個人。

火箭筒小組在火力點的死角處找到了合適的發射陣位,筒子手立刻支起8公斤重的純鋼製發射管,

現在可沒有後世那麼多材料可以選擇,什麼玻璃纖維管子還能附帶火焰特效,太平特鋼能拿出來50年代的鋼材就不錯了,要什麼飛機?

副射手解開背上的布袋子,裡面是三發火箭彈,一發是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