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是個人就能答得上來,那還有什麼意義啊。
“乃以孔明之答為衡可也,達之者可上中,中七成者上下,六成中上,五成中中,四成中下,四成以下,不必取也。”上上就是滿分兒了,那不可能給啊,上中便算逸才。什麼,你問倘若有人準確率超過了八成,比諸葛亮還強怎麼辦?那不就要接近我的水平了嗎?怎麼可能!
趙爽對自己在算學方面的造詣還是相當自負的。
結果考題一發下去,考生們粗粗一瞧,內容不脫《九章算術》,應該不難,問題真到計算的時候,才明白滿不是那麼回事兒。幾乎所有題目,都把《九章算術》中好幾種題型給糅雜到了一起,多拐好幾個彎兒,而且所給出的數字還都巨大,並且絕對無整,滿是零頭。這、這也太難為人了吧,幾乎所有考生當場全都炸了。
監考的官吏好一通彈壓,才勉強使得眾人安靜下來。那既然考題不可能更改,就只有悶頭計算了吧,即便答對的不多,只要比旁人強就行——難道今番明算還能一個不給得中不成?豈非有損朝廷臉面?
考明算是允許攜帶計算工具入場的,馬鈞當即就把自己包裡的算盤給抽了出來。轉瞬之間,四外均響起了“噼啪”之聲,不絕於耳。可是也有那幾個不會使用算盤這種新工具的,仍然用的是算籌,結果不但地方狹小,根本擺不下那麼大的算式,好不容易說動監考官吏,單闢一處空場計算吧,卻發現一袋二百七十枚算籌根本就不夠用的!
你就算把度部整月的出入賬本兒全都取來,也不過如此而已了吧,可真要度部計算錢糧,又不可能一個人幹,更不可能短短三柱香的時間就要答完整整二十道題目!
考試時間都是主考所定,其餘各科都規定有整整半天的時間可供答卷——即便如此,是宏輔估計自己並無捷才,真要去應考,未必能得高中,能混箇中中就算不錯了——只有趙爽規定明算科只給三柱香時間。無他,因為當初諸葛孔明就是花了差不多時間完成的,對於趙爽來說,那是個“衡”,也就是標杆。
題目如此深奧、繁難,就連馬鈞瞧著也不禁頭痛,好在他基礎尚算紮實,算盤撥拉得也快,才勉強在收卷的前一刻把所有二十道題目都給答完了——只是來不及檢查。考生們三三兩兩出得考場,十個裡面倒有九個皺眉搖頭,唉聲嘆氣,甚至還有人說:“以為明算易也,早知今日,盍應明經?”
大家夥兒都知道明經的題目難,參考者也眾多,簡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以報考明算的很多士人都是為了躲避明經而來的。明算若能得中,度部、虞部、工部,或者相對應的各州、郡、縣屬吏,皆可為之,前程也不見得有多差呀。就算有玻璃天花板跟天上攔著,將來難為宰執,可本來自己就沒那般宏圖大志嘛,畢生奮鬥,能得千石、兩千石,便足夠光宗耀祖的了。
別人越是沮喪,馬鈞倒越是高興。他因為口吃,也不與旁人交談,但始終支稜著耳朵。傾聽同考們訴苦。結果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沒能答完所有二十道題目。甚至還有些直接就交了白卷兒。自己好歹把題都給答完啦,即便沒時間驗算,總能蒙對個六七成吧,取上不易,得箇中中、中下什麼的,勉強合格應不為難。看起來,自家仕途便要由此而始,母親的心願得以達成……
而且只要考中了。陳紵答應把後幾卷《物理初言》借給自己閱讀啊——想到這裡,馬鈞就不禁心癢難搔,雙眼放光。
只是來的時候有公車相送,回程就只好腿著啦。他寄居在洛陽西門外的是氏莊院中,而考明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