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紀無謀,實在是一系列的變化太大,本來依著逢紀的計謀,大軍最多再需十天就能破了袁譚,只不過可惜的是,鄴城出了危險,大軍必須趕回。
而在大軍趕回之時,逢紀又建議大軍從大路出發,見到曹操之後可以憑著救援鄴城的血勇之氣而與曹操一決高下,只可惜袁尚並未聽從他的建議,而是選擇了從西山小路前進,暴露了自己的怯弱,等到後來,大軍兵敗如山倒,他縱然有回天之力,卻也無法挽回形勢。
好在自己提前做好了打算,將自己的家眷悄悄移出鄴城,送到了鉅鹿的好友田豐處,否則的話這一陣戰敗,恐怕家小也不免會成為別人的刀下之鬼。
袁尚見追兵趕至,也不再多說,對逢紀一拜,就率領大軍匆匆離去,卻沒想到主簿陳琳竟然也選擇了留下來,逢紀不由的有些詫異,同時也對這位文弱書生表示欽佩。
之後逢紀便率領五百大軍留下斷後,他率軍來到一處密林外,命百餘名軍士在密林後拖著樹枝來回奔跑,捲起了漫天的煙塵,讓人誤以為後面埋藏著伏兵,又命二十名軍士拿著軍鼓待在不同方向擂鼓,等到自己命令一下,這些軍士立刻擂鼓,又命百餘名軍士在密林處多豎旗幟,自己卻二十名親兵立在密林外的一座獨木橋上,靜靜等著敵軍的到來。
片刻之後,便聽得遠處傳來了一股驚天動地的巨響,之後便見一名二十多歲的青年將領率領著數千騎兵氣勢洶洶的趕來。
逢紀的心中不由得惴惴,但是臉色表現的還算是從容,等到追軍到來之後,面色不變,一臉淡然的說道:“敵將好大的膽子,莫非欺我冀州無人嗎?呵呵,今日你等中我主公之計,料難走脫,來人,與我殺。”
逢紀說完之後,身邊的軍士便即可打起旗幟,對著後面拼命的搖動,而隱藏在密林中的二十幾個軍士則分別擂鼓,只聽得鼓聲響起,震東四野,追軍將領夏侯廉忍不住臉上變色。
與此同時,在密林後捲起了大片煙塵,接下來又有驚天動地的喊殺聲響起,這時候的逢紀與陳琳盡皆面色不變,而他們身邊的親兵反而縱騎準備往前衝殺。
夏侯廉素聞逢紀多謀,今日見這陣勢,不由得嘆道:“中了逢紀詭計。大家速速撤退。”
之後夏侯廉便率領大軍,風馳電掣一般的逃回去。
逢紀見狀不由得悄悄鬆了一口氣,擦了一把臉上的冷汗,對著袁尚逃走的北方遙拜,然後說道:“主公,請一路順風,恕末將不能相陪了。”
之後便對驚魂未定的陳琳說道:“孔璋,不知你要去哪裡?”
孔璋見狀,便知逢紀要離開袁尚了,不由喝道:“逢元圖,莫非你要去投曹操?虧的主公對你厚恩,沒想到你竟然如此無情。”
逢紀聞言,輕輕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曹操於我有不世仇怨,我又如何肯投靠於他?我這一次主要是想要到荊州投奔太尉劉琦,在下今日捨命掩護主公逃走,也算是報答了袁氏的恩情,但我卻不能白白為袁氏而喪命了,如今天下能夠與曹操相抗衡的,只有劉太尉了,在下本來就是南陽人,今日返回故鄉也算是葉落歸根,孔璋,你乃是廣陵人,為何不隨我一起歸順劉太尉,我們二人共事劉公,不僅是回報故園,將來也能隨其打回河北,為主公雪恨。”
陳琳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的熱切,不過隨便問道:“你覺得劉公將來能打回河北嗎?”
“一定能的,如果說這天下有誰能夠打敗曹操的非劉太尉莫屬。”逢紀的眼中卻是充滿了自信,鄭重地說道。
陳琳略略思索了一番,隨後點頭說道:“那好,我便隨你一起投靠劉公。”
“離此不遠處便是鉅鹿,我們先往田元皓處取了我家小,大家便一道出發前往襄陽。嘿嘿,這一次我不僅把我和審正南的家小帶到了鉅鹿,連辛評和辛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