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此時異常散發出光彩。
第四四九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三)
這次在德國柏林舉行的聯合十七國會議,看起來好像是各國在一同解決目前各地區的棘手問題,但依然是由主導地位的國家,擁有絕對的發言權,而遠東則是他們雙方都要拉攏的物件。
可李寧宇似乎對這次會議,不是特別感興趣,因為他不喜歡這種,把瓜分放在冠冕堂皇的會議上,似乎這樣太虛偽,太猥瑣了。
但這次會議的發起人,愛德華七世與威廉二世的面子,他還是要給的,所以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著遠東的事情。
目前巴爾幹地區的第二戰爭,已經到了各方都不想再打下去的地步,巴爾幹地區同盟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現在又轉變成了一次瓜分巴爾幹的戰爭,第一次停戰是奧斯曼帝國請求歐洲列強出面調停,而這一次卻是歐洲列強斡旋下,奧斯曼帝國與四個交戰國在開始新一輪議和談判。
其實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之後,戰勝國就對於如何分配從奧斯曼帝國得到的土地出現了一些爭執,當中以保加利亞最為不滿,德國和奧匈帝國也利用巴爾幹同盟內部矛盾,對瓜分奧斯曼帝國佔領地不均所產生的矛盾,極力煽動保加利亞反對其他盟國。
所以說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爆發,主要還是威廉二世在後面攛掇的,可是隨著保加利亞軍隊屢攻受挫全線敗退以後,最後只能被迫求和。
按照第一巴爾幹停戰協議,原本奧斯曼帝國歐陸屬地,除阿爾巴尼亞和克里特島以外,全部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四個國家,同時阿爾巴尼亞宣佈獨立,但必須受到沙俄、英國、德國、奧匈、義大利、法國的共同監督,愛琴海的諸島則由德國、奧匈、英國、沙俄四國處理瓜分。
這次會議一開始,塞爾維亞、希臘、保加利亞就提出三方將馬其頓地區瓜分,塞爾維亞主要想得到華達馬其頓,其土地範圍會使得增加一百多萬人口,希臘主要想獲取愛琴海馬其頓地區,範圍包括塞薩洛尼基及馬其頓南部,以及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島,這樣他們的總人口就會從二百多萬增至四百多萬。
而戰敗國保加利亞只能拿到皮林馬其頓,人口會多十餘萬,這次保加利亞在戰爭中,徹底失去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原本所得大部份土地,以及部分自己原有的土地,色雷斯的大部分割讓給希臘,南多布羅加割讓給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也分得少量領土,羅馬尼亞則得到了北多布羅加,得以接近黑海。
如果一旦根據這樣的各方條款,簽訂和約的話,巴爾幹半島地區的形勢就出現了巨大改變。
保加利亞在此條約簽訂以後,必然實力大大受到削弱,也正是因為處於對這個條約的十分痛恨,所以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加利亞最後會加入同盟國一方,至於塞爾維亞因為得到大量土地、人口,最後導致實力大為增強。
然而,奧匈帝國是素來不願意見到塞爾維亞的強大,所以在與德國聯手後,對這項條約的內容,提出了不同意見。
而英國與法國,非常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面,隨著絡繹不絕的爭吵之聲傳來,李寧宇不由皺起了劍眉。
巴爾幹地區的事物,李寧宇和他所領導的遠東集團,不想去參與,因為那裡就是一灘渾水,誰去攪和都會惹到一身腥。
最後也正是因為這次條款,影響到了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腳步,從此大大加深了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矛盾,而沙俄帝國也用此為藉口,插手巴爾幹半島塞爾維亞的事務,最後導致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的衝突加深、加大,也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李寧宇良心的角度來看,他不想讓其出現,但歷史的車輪,不是李寧宇一個人就能改變的,所以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