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趙崢的後宮塞人。
五個世家的女子,當初是出於政治考慮收下的,如今在一起幾年了,才算感情牢固,現在又想塞女人趙崢肯定要慎重。
他很擔心這些世家打算搞外戚政治,等自己死後,從外甥手裡奪取權力和地盤。
再者,自己兒子以後也會有兒子,自己現在封完了,等他們有兒子了,不得埋怨自己這個當爹的不給他們留點兒後路?
所以最後只有收下了蘇氏女和薛氏女。
蘇氏女是蘇定方續絃妻子的女兒,這個算是趙崢主動提的。
不是趙崢想老牛吃嫩草,完全是覺得蘇定方勞苦功高,為大燕打下大大的疆域,自己必須有所表示,正好這次自己準備分封諸子的訊息也傳出去了,他就再次跟蘇定方提了這個事情。
但是蘇定方打死也不願意接受自己分封。
按照蘇定方的說法,他兒子蘇慶節不過中人之資,連學習他的兵法,尚且不能學會,更何況治理國家?
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所以他嚴詞拒絕了趙崢允許他分封建國的想法,堅定的打算就跟著趙崢混。
趙崢雖然知道他這幾句話,是在說蘇慶節,但是莫名的感覺自己也中槍了。
甚至感覺這是蘇定方藉著教育兒子而點自己。
趙崢當時沒說什麼,回去越琢磨,越覺得這就是在說自己。
趙崢智大嗎?看他在現代也只是211畢業,畢業後也是中規中矩的當牛馬就知道他的智力也就普通人的水平。
如果不是站在後世的文明上,他不可能把大燕建成如今這個樣子。
但是他謀的大嗎?
那是真的太大了,小小一個燕國,如今人口不過四百萬而且大多是扶余人,他敢想把南北美大洋洲都佔了!
這已經不是蛇吞象了,這是一條小水蛇想吞藍鯨!
趙崢德厚嗎?這就仁者見仁了,在大燕人看來,趙崢是個極好的大王,趙崢給他們帶來了光明的未來,如今家家吃的起肉,戶戶唸的起書。從這點兒看,趙崢能勉強稱得上德厚。
但是史官未必會認為他德厚。
至於力小,其實以大燕目前的人力分佈,如果純粹論漢人比例,那確實極小極小。
至少百年後才可能成長到有殖民全世界的程度。
所以趙崢感覺蘇定方肯定是不敢直說,所以藉著這個機會透過表現他兒子才能不足,來委婉的勸說趙崢還是得腳踏實地。
用趙崢的話來說就是:步子邁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他總是罵嬴政、楊廣說他們是自戀型人格,為了自己的宏圖大業,不顧百姓死活,但是如今他正在一步步的成為他曾經討厭的樣子。
他思慮再三,決定慢慢謀劃,但是殖民全世界還是的做的,但是這個週期會拉長。
為了彌補蘇定方,趙崢特地下旨,允許蘇家與國同休,增加食邑到6000戶。
大燕不滅,他的後代就一直可以繼承他的爵位,不存在削減的問題。
同時又納了蘇定方的小女兒為妃。
如果她女兒生下的孩子爭氣,趙崢會考慮把他作為第一批分封的。
第一批的試點他都找好了,估計20年後的大燕還是有能力的吞的下的。
至於人口問題,他打算去大唐再薅幾次羊毛。
趙崢估計這些年大豐收,估計不用等到武則天時期,大唐就有可能恢復到600萬戶了。
這麼多人會把均田制玩兒壞的,趙崢覺得老登把握不住,還是讓自己幫他分擔一二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