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酒液一飲而盡,隨後再次詢問:“你打算何時啟程?”
“待到天下太平之時。”百里筠秋語氣堅定地回答。
“天下太平?”老人微微皺眉,瞳孔瞬間收縮,“莫非你們……”
百里筠秋站起身,目光轉向皇宮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冷冽,“一切因他而起,自然也應由他終結。”
老人凝視著百里筠秋那毅然決然的背影,心中情感複雜。
片刻的沉默後,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憂慮。
“朝堂局勢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變動,就可能引發天下大亂啊。”
“正因如此,我回來了。有我在,這天下不會陷入混亂。”百里筠秋目光堅定,再無當年的迷茫,倒是令老人深感欣慰。
“既然你如此堅決,我也不好再多說什麼。只希望你能在做這些事時,多想想這城中的百姓。”老人語重心長地說道,眼中滿是擔憂。
百里筠秋微微躬身,以示對老人教誨的尊重,“先生所言極是,我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況且,即便我不顧這城中的百姓,還有蕭若風在。”
老人聞言,心中稍感寬慰,“如此,我便放心了。”
他與蕭若風雖僅有幾面之緣,但識人未必需要深交。
至少到目前為止,蕭若風的一舉一動,都彰顯著明君的風範。
有他在,百姓的安危倒也不成問題。
老人重新坐回梧桐樹下的石凳上,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似是在回憶往昔,又似在思慮將來。
百里筠秋則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老人從思緒中回過神來。
過了許久,老人輕輕嘆息一聲,緩緩說道:“去吧,如今的我已無法再為你指引前路。昔日你曾見識過我的大道,這一次,也讓我看看你的大道吧。”
百里筠秋恭敬地回答:“是,先生。”
此後,兩人未再多言,只是靜靜地共飲壇中美酒。
當夜色漸深,月光鋪滿院落時,百里筠秋終於起身道別。
她再次向老人深深鞠躬,然後轉身離去,步伐堅定而有力。
望著百里筠秋逐漸遠去的背影,老人心中既有無奈也有感慨。
他深知,百里筠秋即將踏上的,是一條充滿未知的道路,且這條路無法回頭,唯有向前。
若不能衝破那最後的黑暗,便無法抵達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