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頁

剩下的兩日,遇襲地周邊的各州縣也抽調了士卒前來護駕, 避暑的隊伍前所未有地壯闊浩蕩,許是這氣勢過於駭人,途中倒再未遇上什麼驚險之事。

第三日傍晚, 浩蕩的隊伍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所在。

南衛皇家的避暑山莊坐落於兩州交界的山腰上,山腳還立著一座飽經風雨的古剎,途徑古剎上山時能聽見古剎內傳來的隱隱誦經聲和陣陣悠遠的銅鐘鳴響。頗有一種世外之感。

登得再高些, 古剎的動靜就減弱了許多, 取而代之的是夏日叢林間清亮不齊的蟬鳴,偶爾還能看見幾隻鵲鳥振翅飛過, 在夕景下呈現出一派祥和。

在避暑山莊落腳後, 聖上吩咐人辦了一場簡單的晚宴。

衛明枝洗漱打理好自己進入晚宴正堂時,堂內的席座上已經坐了許多人, 衛明琅也在其中,還有幾個衛明枝並不認得的年輕男子和一位鶴髮白須的老人家。

她心中做過計較後朝堂裡的人一一問過禮, 才隨著引路侍女坐到自己的席位上。

晚宴還沒開始, 她便算是餓著肚子也不能動筷, 只好百無聊賴地託著腮發起呆來。她赴宴之前已經吩咐盼夏帶無詞去用膳了,也不知沒她在旁看著,無詞會不會隨意應付了事。

沒等多久聖上終於攜著姝美人姍姍來遲, 接下來便是一番場面話。

衛明枝也從這一句句場面話裡瞭解到:原來那位鶴髮白須的老人家是先帝時最得重用的李丞相,也是她父皇年幼時的太傅;而跟在這位老人家身後的幾個年輕男子, 則全是他的孫兒。

李丞相已於十餘年前告老還鄉,而他的家鄉則正是在這山腳附近的縣內。

她父皇即便是想給兩位公主相看駙馬,也很懂得就地取「材」。衛明枝暗暗笑想道。

不過她沒什麼太大的焦灼情緒, 畢竟她父皇沒把這件事明面上托出來,也擺明瞭是想看看她和衛明琅自個的意思,何況再不濟,她的八皇姊還比她大了一歲呢。

衛明枝埋頭用膳的時候,聖上和李老已經把話頭聊到李老那幾個孫兒的頭上了,然後其中一個年輕男子被推了出來——

「這是老臣的麼孫,名喚喻林,今年十七,才學還可入眼,去年剛中了舉人。」

聖上打量著那座下起身朝他行禮的儒生,見其模樣周正、舉止端方,不由連連點頭:「太傅這孫兒,可有你當年的幾分風采呢。」

「聖上過譽,喻林不及祖父當年才學的萬分之一。」座下的李喻林躬身謙道。

「哦?真是如此?」聖上手托杯盞,笑道,「那孤可得好生考較一番,喻林你看這殿外之景,給孤引首詩來如何?」

李喻林聞言轉身瞧一眼殿外樹影重疊的月下景緻,須臾便回身作揖道:「喻林見那殿外枝上鵲飛、明月鳴蟬之景,不由想起『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一句,若為己作,只道『蟬鳴如瀑月如鉤,鵲渡長天涼似秋』,卻是要遜色許多。」

聖上悅顏展眉,連聲道「好」,興致頗高地又掃視過座下的年輕人:「喻林的詩情你們也見識到了,可有人願意出來與他比上一比?」

衛明枝瞬間把腦袋埋得更低了。

一片安靜裡,她旁座的衛明琅倒是娉娉裊裊地起身上前,躬身問禮後也笑:「明琅卻是萬不敢與李公子比試才氣的,只是方才聽李公子一言,心中忽有所感而已。」

聖上悅然催促:「無妨,說來聽聽。」

「方聽李公子形容殿外景色,明琅不才,心中最先想起的是一首『明月見古寺,寺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夜涼如秋』。」

李喻林眼睛都亮了:「對對對,我方才就總覺得差了些什麼,原來是古寺涼風,若我二人的兩首詩合在一處,倒能將此地的夏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