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頁

&ldo;兇手想讓我們看到的是:陳教授死於煤氣中毒,後腦勺還被人打過。兇手想要讓我們知道的是:就在案發的前一天,有人商量著怎樣用木棒打暈一個人並偽裝成煤氣中毒的意外。而兇手想讓我們想到的是:陳教授正是被人用同樣的方式殺死的,毫無疑義。然而,真的是毫無疑義麼?陳教授真的是被人用那種方式殺死的而不是別的方式?&rdo;

&ldo;或者說陳教授真的是如胡砭的小說構思那樣是先被人用東西打暈,之後煤氣中毒致死,而不是相反?&rdo;

郝隊長的聲音有些沙啞。他停下來,喝了口水潤潤乾燥的喉嚨。在這期間,夏力一直沒有開口。

&ldo;是呀,正相反!死者不是先被打暈後才煤氣中毒而是煤氣中毒之後才被打的!有多少人能想到兇手會在屍體上補一棒子呢?當屍體腦後的傷被發現後,正常的想法便是死者死前曾被人打過,而不是正相反!而兇手事先早已透漏給警察的訊息更是穩固了那樣一種心理暗示!&rdo;

&ldo;一旦跳出了兇手的暗示圈,那些曾被忽視的問題就浮現出來,而很多的疑點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rdo;

&ldo;這不是一樁偽裝成意外的謀殺,而是一樁偽裝成謀殺的謀殺!&rdo;

&ldo;被陳教授聽到的謀殺密謀根本不是什麼巧合而是早有預謀的,其策劃者及實施者正是陳峰,目的則是透過陳教授之口給警察&l;洗腦&r;。正是他在一週前的凌晨1點半時無意中竊聽到了胡砭的小說構思。但胡砭構思的詭計並不完美,是很容易被戳穿的‐‐屍體腦後的傷會讓警察發現‐‐就像他的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為了能讓小說中的偵探破案,胡砭在最初構思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詭計的漏洞或者說預留出了證據,這些他在電話裡自然也告訴了他的那個朋友。而偷聽到這一切的陳峰肯定也是一清二楚的。於是,他並沒有選擇完全的模仿殺人,而是想到了如何利用那個詭計。在這方面,陳峰顯然是比胡砭聰明的多。&rdo;

&ldo;陳峰利用胡砭那並不高明的詭計反其道而行之,從而為他跟他的同謀製造不在場證明。&rdo;

&ldo;陳教授在聽筒裡聽到的陌生的聲音就是陳峰的‐‐他早就知道陳教授會聽到當然會設法改變聲音了。而且當時通話的兩個聲音差別如此顯著‐‐一個是尖細且語速較快,另一個則是低沉且語速緩慢‐‐這種兩極的差別更有可能是一個人在分飾二角時刻意的區分。此外,通訊的另一方是個手機號,這似乎也印證了通訊的雙方是同一個人的可行性‐‐同一個人一會兒用固定分機說‐‐聲音尖細,一會兒又用手機說‐‐低沉緩慢。或者藉助錄音機的幫助,提前錄好,然後在適當的時候放出。我個人則更傾向於後一種可能‐‐一是因為它便於實施,而且錄音機本身還可以起到改變聲音的作用。還記得陳教授當時是怎麼描述另一種聲音的?‐‐很低沉,說起話來慢吞吞的,每一個字的尾音都拉的很長。普通人會是那樣講話麼?即使故意將聲音壓低,語速放慢,也不至於每個字都拉長啊。那樣的聲音更像是將正常語速錄好的聲音再慢速度放出來。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當錄音機裡的電池電量 不足時播放的聲音恰恰就是那樣的一種效果。&rdo;

&ldo;陳教授在&l;無意中&r;聽到談話的內容後,果然跑去派出所報案‐‐這也是陳峰所預料道的。胡砭曾指出過陳教授&l;好管閒事&r;,對於這一點,在一起住了1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