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若是將那些他還指揮得動的兵馬調去救高將軍,萬一那些不肯服從他將令的節度使忽然造反攻開啟封又該怎麼辦?高將軍與陛下比起來,還是陛下更重要一些。

這也是為何陛下來到軍中,立刻就有兵馬援救高將軍的緣故所在,因為,在景將軍的軍帳內,陛下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即便丟了開封,不是還也有洛陽麼?”

李風雲沉思了許久,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世上的事,傳言的與事實往往極大的差別。

馮道對他說過的“盡信書莫如無書”果然有其道理所在。

“那後來,景延廣堅守營盤不肯出戰,莫非也是因為擔心各路節度使的緣故?”李風雲試探著問。

郭威點頭道:“不錯,這也是原因之一。景延廣不肯出戰,老哥暗自揣測,原因無非有三。

第一,三十萬大軍徒有虛名,據營而守還能一戰,若是出營野戰,恐怕未曾接戰,兵馬就散了。

第二,軍中諸將不奉號令,據營而守,各自為戰,即便丟掉幾個營地,問題不大,只要主營地不丟,還不至於潰敗全域性。如若出戰,以狐疑之眾對精銳之敵,不敗才是怪事。

第三,如若出營作戰,營中有人趁機作亂,這一戰不用再打,就已經敗了。

孫子兵法雲:‘立不可怒而興兵,將不可慍而致戰’,意思是說君主不能因為動怒就隨便出兵征伐,將軍不能因為生氣就輕易作戰!

為將者,哪有受不起別人幾句辱罵就出戰者。

而且目前的形勢,敵軍糧草不多,不耐久戰,只要相持下去,耶律德光自然會不戰而退,景將軍的策略並沒有錯!

傳言的那些話,只不過是敵軍與政敵汙衊景將軍之語,豈可當真?”

“郭將軍以為景將軍未來的命運會怎樣?”趙匡胤問道。

郭威嘆息一聲,望了望趙匡胤與趙匡義兄弟倆,反問道:“以你們兄弟倆的眼光,不會看不出景將軍的結局吧?匡義,你說說!”

趙匡胤與趙匡義倆兄弟彼此看了一眼,趙匡義清了清嗓子,道:“末將以為,無論契丹此次入侵中原結果如何,景將軍都前途堪憂!”

“為何?”郭威追問道。

趙匡義答道:“景將軍既得罪了文臣,又得罪了武將,朝堂之上,只怕沒有人肯替他說話。景將軍的權力,全來自於陛下的信任,陛下若能像先帝那般信任他,景將軍還可高枕無憂。只可惜,陛下年紀尚小,未必……”

說道此處,趙匡義頓了頓,不肯再說下去,倒是趙匡胤介面道:“未必有先帝那般的遠見卓識,難免有猜忌之心。

少年心性,咱們誰不曾經歷過?我觀陛下之舉,非雄主跡象,既然開戰,又何必求和?

若是契丹打贏了,不用說,景將軍會被當作罪魁禍首,送給耶律德光出氣;若是契丹打敗了或者撤軍了,景將軍對下已經失去了軍心,對上,陛下也必定因他統御不了三軍而對他產生懷疑和不滿,去職是一定的。”

郭威點了點頭,長嘆一聲,道:“這就是做忠臣的代價,只怕景將軍等不到分出勝負的時候,就該去職了。陛下一直沒有動景將軍,只是因為還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取代景將軍的人,劉帥回到太原之時,只怕就是景將軍去職之日。

景將軍是不是要當權臣,是不是有謀逆之心,只看他肯不肯去職便可知曉!”

說到此處,郭威已經是興味索然,不想再討論下去,催動馬匹,朝前趕去。

李風雲暗忖:“我只道戰場兇險,沒曾料到,戰場之後更為兇險。這個景延廣,真是窩囊,只怕他戰前不肯認真備戰也有隱衷。做忠臣做得這般狼狽,還不如不做的好!”

果然不久之後,便傳出景延廣因母親去世,去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