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部分

李風雲沒想到,從趙州逃往虎跳峽的這條路,居然逃得這般辛苦。也不知什麼原因,無論他們三人如何化妝易容,只要一出現,周圍的官兵幾乎立刻就能趕來,若不是他三人動作敏捷,匆忙之中躲開這些官兵。數次幾乎就會被蜂擁而至的官兵圍住。

無奈之下,李風雲三人不得不白天休息,晚上潛行,這樣便大大的拖慢了三人的速度。三人來到虎跳峽口時,已經是明月西斜之時。

李風雲指著眼前黑漆漆的虎跳峽的峽口,道:“這裡便是虎跳峽,大概有五六里長,直通河東。最窄的地方,只容一人透過。平日就算是大白天,這虎跳峽中也是陰森森難見陽光,十分險峻。最奇的是,別看周圍鬱鬱蔥蔥,但進入了這虎跳峽內,就只有碎石,寸草不生。過了這虎跳峽,便算是河東地界了。”

蘇語儂奇道:“風雲哥哥,你來過虎跳峽?”

李風雲笑道:“我怎會來過虎跳峽?不過,我曾在趙州當過一段時間的防禦使,身為防禦使,怎能不對周圍的情況有所瞭解?所以,我曾派人詳細瞭解了趙州及周圍的環境,特別是一些少有人知的小道,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今天果真用上了。”

蘇語儂又問道:“這樣一個險要所在,為何遼兵沒有派人防守?”

李風雲呵呵笑道:“知道這小道所在的,都是些販賣私貨的江湖漢子,當初若不是我花了大價錢,而且承諾不斷他們的財路,他們又豈會將這小道的情況告訴於我?這裡是他們衣缽所在,他們又怎會告訴遼人。”

公孫無憂一展手中的摺扇,解釋道:“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自古都是中原河北之地的屏障。

虎跳峽雖然可溝通太原與河北,但畢竟是小道。潛入小股兵力沒什麼問題,但要透過大軍,是不成的。

否則,就不會有太行八陘之說了。”

“太行八陘?是什麼?難道這裡居然有八條通往河東的道路,我怎麼不曉得?”李風雲問道,論到廣聞博識,李風雲是遠遠不如公孫無憂了。

蘇語儂掩嘴笑道:“風雲哥哥,原來你連太行八陘也不知道,真是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羅!”

………………………………

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伏

李風雲嘿嘿笑了笑,撓了撓頭道:“天下這麼大,有些事情我不知道,也不奇怪。那太行八陘究竟是什麼?”

“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谷,又稱為‘陘’,由南向北,有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公孫無憂解釋道,“第一陘是軹關陘,為春秋戰國時期,三晉等諸侯國連通都城洛陽的要道。軹,是戰國時的魏城,軹關陘的起始在濟源縣西,關當孔道,因曰軹關。軹關陘的最後一關為鐵鈴關,形勢險峻,自古為用兵之地。

第二陘是太行陘,在沁陽西北三十餘里處,陘闊僅有三步,長四十餘里。沿陘北上太行,在晉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關名曰“太行關”。又稱天井關,雄定關。形勢雄峻,素天險著稱。由此陘南下可直抵虎牢關,是逐鹿中原的要陘之一。

第三陘是白陘,在陵川東約六十里處。總長十餘里,寬不足一丈,由七十二拐和古棧道兩部分組成。據此陘可南渡黃河攻開封,東可向大名進擊,北可窺安陽、邯鄲,自古便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要地。

第四陘為滏口陘,位於滏山,古人云:‘由此陘東出磁、邢,可以援趙、魏。’

第五陘是井陘,又稱土門關,位於井陘山。位處要衝,地位十分重要。

第六陘是飛狐陘,也稱飛狐口,位於淶源縣北和蔚縣之南。兩崖峭立,一線微通,蜿蜓百餘里。古人云:踞飛狐,扼吭拊背,進逼幽、燕,最勝之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