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青龍斬根本不重招式,所有招式的本意,其實都只是為了引出其內藏的那股青龍之意。有了這股刀意,招式便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青龍七斬,或是威猛,或是凌厲,或是一往無前,或是氣蕩山河……
原來如此,這就是刀魂。
而風雲斬第一式“風雲起”,卻缺乏這種難以捉摸的意蘊,雖然能被稱為一流頂尖的刀法,雖然威力無窮,但實際上仍舊趕不上青龍斬。
因為青龍斬每一招都有其刀魂,而“風雲起”沒有。
青龍斬每一招都是鮮活的,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生出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在招式上甚至讓人認不出來,只有那刀魂卻是永恆不變的。
這就像是一副畫,絕世聖手的作品之所以高明,就是他將雋永的畫意融入其中。
而同樣是一副畫,即使臨摹得再逼真,那股鮮活的畫意卻永遠無人能臨摹得出來的。
所以,絕世聖手的畫價值連城,而無數臨摹出來的作品卻是值不了幾兩銀子。
武功也是一樣,學武原來學的不是招數,學的原來是深藏在招數中的“魂魄”,只有真正能將招中的“魂魄”施展出來,才能算是真正學會了那一招。
一流高手之所以被稱為宗師,就是因為他們招中有魂。
而二流高手,三流高手,根本不懂其中的道理。
偏偏這一點,卻是無法傳授的,只能透過習武者自己去體悟、去感受。
這也是為什麼說只有自己創出武功才是最好的武功,因為,自己所創出的武功,招中的“魂魄”是自己的,別人即使臨摹得再好,也終究不是真品,永遠也達不到真品中所含的那股雋永的意境。當然,推陳出新另當別說。
想明白了這一點,李風雲就知道該怎麼做。
他要將他的那股刀魂融入到“風雲起”中去。只有這樣,“風雲起”才能真正活過來,風雲斬才能真正成為絕頂武功。
………………………………
第三百十四章 兩敗俱傷
看看天色,東方漸明,原來一夜已經過去了。
李風雲舒展了一下身體,覺得沒有半點倦意。將幽影寶刀插回到刀鞘中去,李風雲轉身朝營地走去,今天還有重要的事情正等著他去做,《歸藏經》不能落入契丹人之手。
這時眾人已經紛紛起來,平臺上變得喧囂起來。
將一流高手聚集到一塊,由於又加入了五名高手,眾人再次重新討論分派了任務。
“大家一定要記住,”李風雲強調道,“千萬彆強求,《歸藏經》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性命,就算《歸藏經》真要落到了契丹人之手,也千萬別為此搭上性命。
昨天佘大哥的事情已經讓我很不安了,我不想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退一步來說,契丹人得到《歸藏經》又如何?我不為他譯解經書,《歸藏經》不過是破書一本,毫無意義。”
眾人哈哈大笑後紛紛散去。
李風雲的說法顯然跟軒轅臺的期望有些差距。不過,這就是李風雲的想法,他畢竟不是軒轅臺的人,他沒有答應過軒轅臺什麼,在他心中,《歸藏經》只是一本書,只可惜天下人把這本書看得太重了。
他會努力阻止《歸藏經》落入契丹人之手,但絕不希望看到身邊的人再為了這本經書喋血泰山之巔,身隕道消。
辰時很快就到了,新的一天血腥的比試開始了。
這一天的比試比前一天更為殘酷,才兩個多時辰,兩名一流高手慘死當場,一名是南唐的一名高手,另一名是契丹的一名高手,又有十多名高手身受重傷。不過,這一次,契丹人拿到了第三個進入決賽的資格。
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