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部分

朕欲除之,趙將軍意下如何?”

趙延壽心中打了一個突。

耶律德光不問別人,只向他一個人問此事究竟是何意?難道只是在試探他的忠心?

如果他說,這些降卒可殺,那無疑是對耶律德光表了忠心。可是耶律德光要是正殺了這些降卒,那罪魁禍首無疑就落到了他的頭上。自古坑殺降兵的名將,都沒有落得好下場。白啟如此,項羽也是如此。

三十萬降兵,有多少親戚朋友,這一殺,更不知有多人會對他趙延壽恨之入骨。

在中原,他趙延壽的名聲本來就不好,如若再加上這一條,日後難保不會成為第二個張彥澤,被耶律德光砍了腦袋用來安撫民心。

想到這裡,趙延壽不禁身上又出了一身冷汗。

“趙將軍,趙將軍,你在想什麼?”耶律德光叫道,眼睛中閃現一道寒光。

“哦,臣在想,陛下不惜親率兵馬,甘冒箭矢之險,奪得了晉國江山,欲自有之乎,或是為他人取之乎?”趙延壽醒過神來,下定決心,理了理思路道。

耶律德光臉色微變,答道:“朕統率大軍南征,五年間不解衣甲,歷盡千辛萬苦這才取了中原天下,豈能是為他人!”

“這就是了!”趙延壽接著道,“中原南面有南唐,西面有西蜀,與中原素來互為仇敵,陛下可知?”

耶律德光點了點頭:“這一點,朕也知道。”

趙延壽道:“如今中原糧草短缺,三十萬大遼鐵騎勢必不能長久駐紮在中原,而中原東起沂州、密州,西至秦州、鳳州,綿延廣袤數千裡,邊境與南唐、西蜀相接,卻必須派兵鎮守。

陛下若是殺盡了這些降兵,那種原的精銳盡去。

但是南方暑熱潮溼,我大遼的將士恐怕很難適應,難以長駐。他日陛下車駕北歸,而這遼闊的中原疆土無兵把守,南唐、西蜀怎會放過,一定會乘虛入侵。

這樣一來,陛下這一場辛苦,奪取了中原,難免化為一場東流水,這難道不是為他人取之乎?”

耶律德光眼光微微一黯,站起身來,走到地圖邊,盯著地圖看了良久,方才道:“趙將軍可有什麼良策,不妨直說。”

趙延壽也站起身來,走到耶律德光的身後,答道:“陛下何不讓陳橋降卒,派往南邊戍邊,防備南唐與西蜀。這樣一來,中原精銳猶在,南唐與西蜀不足為患矣!”

耶律德光嘆了口氣,說道:“當年,在上黨時,朕便失策於當斷不斷,把後唐的降兵都交給晉國。沒想到後來晉國竟然反過來與我大遼為仇,背信棄義北面與朕交戰。朕辛苦操勞好幾年,這才再次戰勝晉國。

如今,晉國的降兵有幸落在朕的手裡,若是不乘著這時把他們翦除乾淨,即便他們此時不叛朕,日後也難免舊事重演,後患無窮。”

趙延壽微微一笑,道:“陛下若是為此事擔憂,倒是不必。臣有一策,可制住三十萬大軍。”

耶律德光眼睛一亮,道:“計將安出,請將軍直言道來。”

趙延壽答道:“南朝的兵馬,與草原的兵馬不同。草原的兵卒講究強者生存,用父老妻子往往難以牽制住他們,因為只要他們活著,隨時都能搶來女子為他們繁衍後代。

中原人不同,講究長幼有序,最注重孝道和香火的傳承。正所謂百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中原兵卒對家人十分看重。

當年,陛下將晉兵留在河南,卻不將他們的妻子家人當作為人質,所以晉兵才有背叛陛下的可能。

現在陛下只需把他們的家人全遷到鎮州、定州、雲州、朔州等各州,然後每年輪番讓他們把守南部邊疆,何怕他們生變?而且,這樣一來,也可充實如今已經人煙稀薄的河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