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越往上越是這樣。

聰明人之所以是聰明人,就是因為他們能把別人的功勞說成是自己的功勞,能把黑的說成是白的。

如果杜重威這次真的敗了,毫無疑問,侯英又會成為一名浴血歸來的忠勇良將,一名殺破契丹人重重包圍的驍勇悍將,無過反而有功。

朝廷需要這樣的人來妝點,來鼓舞人心,而侯英正符合這個條件,兩度突破重圍,浴血南歸,這是怎樣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最重要一點,侯英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該如何講述這個故事,他更知道如何去打點那些讓他講故事的人。

可是,該死的李風雲,居然又趕跑了耶律麻答,收復了陽城,杜重威的二十萬大軍因此而死裡逃生,很有可能,這場大戰的勝利者不是耶律德光,而是杜重威。

這將置侯英於何處?

不用想,侯英也知道,杜重威恐怕恨他已經恨到了極處,恨不能剝他的皮吃他的肉。

這場大戰,如果以杜重威的勝利告終,那麼,杜重威將再次成天下矚目的英雄,他的話沒有人會懷疑。杜重威飛上了雲端,就意味著他侯英落到了地獄。朝廷必定會發出通緝令捉拿他,那麼他這一輩子就只能躲躲藏藏過日子了。

投靠契丹人?笑話,如果契丹人奪得了中原,投靠契丹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難道跟著契丹人去塞外吃風飲雪,過一輩子苦日子?這還是姑且不論契丹人肯不肯接納他。

所以,侯英得到李風雲收復陽城的訊息後,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來找李風雲。

鎮守陽城的這差事侯英也不想做了,李風雲願意做就讓他去做吧,只求李風雲能在功勞書上添上他侯英的名字就成了,這樣下來,功過相抵,至少杜重威不再好意思再拿他來問罪吧!不看僧面,也要看李風雲這尊金光大佛的面子不是?

當然,這麼一來,大出血是必然的。好在這些年,侯英搜刮得也不少,想來也能滿足李將軍的胃口,再說,他還帶來了兩千精兵,在這個年代,有誰不想自己的軍隊又雄又壯,刀把子意味著一切,這便是最好的禮物。

從另外一方面講,侯英怎麼說也是朝廷欽封的懷化中郎將、輕車都尉,頭上還戴著陽城鎮守帽子,有這頂帽子,李風雲瓜分起那些殘兵來,更名正言順。

基於這些考慮,侯英沒有怎麼猶豫,聽聞到李風雲收復陽城的訊息後,立刻帶著那兩千殘兵敗將來見李風雲。

可是眼前的情形,又讓侯英心生疑竇:“難道我什麼地方想錯了?”

“罪將侯英拜見李大人!”侯英低著腦袋,顫顫巍巍地走進了縣衙大堂,不等李風雲發話,兜頭就拜。這時候,態度很重要,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千萬不能給這位李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你還知道你有罪?”李風雲呵呵冷笑道,“說說,你何罪之有?”

聲音有些耳熟,似乎在哪裡聽過。

不過侯英此時已經顧不得想這些,低著頭誠惶誠恐的把他早已想好的辭說了出來:“罪將守城不利,雖與契丹賊酋耶律麻答血戰一宿,奈何將士傷亡太大,雖誅殺了千餘契丹賊子,但終究寡不敵眾,導致陽城失陷。罪將罪該萬死!

罪將原本是想以死報國,誰料被身邊的部將親隨所攔,強抱住罪將,將罪將強行拉出城外。為了劫後餘生的兩千將士,罪將不得不忍辱負重苟且偷生。

罪將收點兵馬,鼓舞士氣,重整旗鼓,原本準率眾從賊酋手中奪回陽城,一雪前恥。豈知李將軍快罪將一步,先於罪將趕走了耶律麻答賊酋,罪將謝將軍成全之恩。”

李風雲聽了侯英這一番胡說八道的話,氣得鼻子都在冒煙,黑著臉指著侯英,不怒反笑道:“各位兄弟,他說他帶著兩千兵馬來陽城,原來是準備衝耶律麻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