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程普者,頗以年長,數凌侮周瑜。瑜折節容下,終不之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風土記》曰:越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雞,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
§事對
【同心 合志】《周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孔叢子》曰: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
【久敬 益親】《論語》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家語》曰:自季氏賜我粟千鍾,而交益親。
【攝儀 糾德】《毛詩》曰:朋友攸攝,攝以威儀。《周禮》曰:司諫糾萬民之德而勸之朋友。
【彈冠 結綬】《漢書》曰:王吉與貢禹為友,代稱王陽在位,貢禹彈冠,言其取捨同。又曰:蕭育與朱博為友,著聞當代。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相薦達也。
【刎頸 剖心】《漢書》曰:陳餘,年少,父事張耳,相與為刎頸之交。張奐《與延叔堅書》曰:吾與叔堅剖心相知,豈以流言相猜耶。
【解帶 披衿】周祗《執友箴》曰:落落喬松,遼遼莊惠,解帶一遇,道映萬代。王智深《宋紀》曰:孔淳之隱居剡山,嘗遇桑門釋法崇於三山,披衿領契,自以為得意之交。
【同生 偕死】傅幹《與張叔威書》曰:吾與足下,義結縞素,恩比同生。《吳志》曰:吳範與魏滕相善交。滕常有罪,吳王責怒,有諫處死。範謂滕曰:“與汝偕死。”諫得並免。
【兩龔 二仲】《漢書》曰:兩龔皆楚人,勝字君賓,舍字君倩,二人相友,著名節,故時號為楚兩龔。趙岐《三輔決錄》曰:蔣詡,字元卿。舍中三逕,唯羊仲裘仲從之遊,二仲皆推廉逃名。
【金蘭 松竹】《周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祗《執友箴》曰:謙謙文侯,友賢好學;英英昭禮,敦詩致樂。推誠歲寒,功標松竹。
【投分 推誠】潘岳詩曰:投分寄名友,白首同所歸。謝承《後漢書》曰:王嬰,字仲豪,與同郡範巨卿為友。其與友交,推誠據信,不負言誓。
【忘年 得意】張隱《文士傳》曰:禰衡有逸才,少與孔融交。時衡未滿二十,萴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忘年殷勤。得意見披襟注。
【伯牙絕弦 郢人運斤】伯牙絕弦見琴流水注。《莊子》曰:莊子送葬,遇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墁著其鼻端若蟬翼。”使匠石斬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斬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元君聞之,召匠石曰:“當為之?”匠石曰:“臣則嘗斬之,雖然,臣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吾無以為質矣。”
【總角 撫塵】何法盛《晉書》曰:庾翼與桓溫友善,在總角之中,便相期以終始。東方朔《與公孫弘書》曰:蓋聞爵祿不相責以禮,同類之遊,不以遠近為故。是以東門先生居蓬戶空穴之中,而魏公子一朝以百騎尊寵之;呂望未嘗與文王同席而坐,一朝讓以天下半。大丈夫相知,何必以撫塵而遊;垂髮齊年,偃伏以日數哉。
【神交 冥契】袁宏《山濤別傳》曰:陳留阮籍,譙國嵇康,並高才遠識,少有悟其契者。濤初不識,一與相遇,便為神交。劉義慶《世說》曰:支道林喪法虔之後,精神隕喪,風味轉墜。謂人曰:“冥契既逝,發言莫賞,中心蘊結,餘其亡矣。”去後數年,支遂殞歿。
【莫逆 忘言】《莊子》曰:子祀、子輿、子黎、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知死生存亡之體者,吾與之友。”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又曰:“蹄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尹班 荀李】《東觀漢記》曰: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