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可顧忌了。監獄裡種下大恨,所以一出獄就出口傷人,窮寇也追,死屍也鞭,株連九族。對一個不為他負責的社會,他不想負責也是可以想見的。當然他是用正義和公理的名目,使的是沒有章法的亂拳,加上唾星四濺,為自己闢出一塊場子。

一個人被單獨囚禁在牢裡,必須鼓舞自己生存的勇氣。需要點大話和空話是應該的。李敖的大話癖想必是那時落下的病根。再不說自己好,還有誰記得自己,讚美自己呢?這讚美對他人也許是錦上添花,對他是生命的維生素。他開口就說,說得多了惹人討厭也是不管的。李敖巴不得人家討厭自己呢。討厭也是一種重視,他一直是在被討厭的重視中過來的,所以被討厭也是他的維生素。

2004。2。1…2。10(2)

被關日久,性慾沒有正當出路,鬱積成災,脫口而出。他出口粗野,行文時有汙穢之語打點氣氛,頻頻滑到下三路。關他的人不會想到,他們的愚蠢要社會付出如此代價。在這個內心永不會平衡的人看來,再也沒有比用性來冒犯他人、冒犯社會更方便的事情了。天長日久,也成了他的特色。口頭禪一樣,已經不必去問為什麼了。

李敖在書中鼓吹自己的效能力和性趣味,並把自己意淫的物件彩印到書裡。他在這件事情上,有男人傻乎乎的可愛。原本是悲劇,被他翻作喜劇。其實,從他欣賞的圖片看,先生的趣味實在都是溫飽型的,肉感第一。高牆之下,安有完卵,要激烈或許有,要雅緻卻是做夢了。後來的生活中,他的一愛又一愛,和盤托出重咂滋味,也是飢寒之士在細數有吃的日子吧。

整部回憶錄,我沒看到他和朋友的深刻的思想交流,沒看到他讀書讀史的心跡。書的基調彷彿手淫,圖的是自己快活。真是難怪他啊,長期處在沒有物件的環境中,處在扭曲的環境中,失去物件,忘了分寸。真是難怪他,他被妻子出賣,被老友陷害,實在很難找出幾個他可以好好說話的人。李敖的一腔溫情,只好留給涉世未深的女子,只好留給他自己享用了。好文章都是用愛寫成的,他被修理成這樣,指望他繼續傻傻地愛來愛去就是與虎謀皮了。所以他的文章強辯有之,尖刻有之,潑皮有之,汙穢有之。不能說他只有慾望沒有愛,只是這愛畢竟不能專心了。回憶錄中,夾詩夾文,常見不忍卒讀之作。寫得最好的不是他的酸詩也不是情書,而是給他公敵和私敵餘紀忠的一封信。有理有據,環環相扣,文氣貫然。

李敖根在大陸,身處小島,四顧茫然。又被敵意所圍困,眼界受阻,心胸難闊。遠看只見他手舞足蹈,近看才知道蒼蠅多多。他像是舞慣了,雙手停不下來。他被害日久,心有警惕,防衛過當也是有的。他知恩圖報,但嫉惡如仇,不願超脫,也是題中之義。對一個學者來說,他獲得難得的激情,喪失了內心的通達。他也賠進去了。獄中無書,只好去研究“蔣公”什麼的理論,有什麼本錢就做什麼買賣,欲罷不能。他和小人糾纏得太緊了。再也玩不好了。一代梟雄。我代李敖悲哀的是,真正的大師不是這樣產生的。作為一個社會活動家或文學活動家,作為一個仗義行俠者或耍潑弄刁的傢伙,他的成就更高一點。他還算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居然從國民黨政府那裡贏了兩回一塊錢的官司,沒有落一個聞一多的下場。

讀完他的回憶錄,我已沒有去罵罵李敖的勁頭。這年頭,李敖式的見一個滅一個的作派已經太盛,我就不學了吧。這個老頭子,雖然還在書的封面扮酷,一身紅衣,上身前傾,一副要殺出平面印刷的樣子,其實內心傷痕累累。我犯不著再去害他一回。

文章寫完時,傳來臺灣大選的訊息,競選“總統”的李敖先生僅得一萬多票,被那些他看不上的鳥人們壓得頭都不抬。我又想多了,雖然他熱愛臺灣,為公眾出氣,處處佔上風,在許多人看來,恐怕依舊一戲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