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請為著作郎,難陸士衡《晉書》限斷。張載,字孟陽,作《濛汜賦》。太僕傅玄見賦嘆息,以車迎載,言談終日,深相貴重。載遂知名,起家徵為著作佐郎。

【撰三國 創十志】《張華別傳》曰:陳壽好學,善著述,師事同郡譙周。少仕蜀,在觀閣為郎,除中書著作郎,撰《三國志》。創《十志》事見西觀注中。

【傅玄嘆賦 夏湛壞書】傅玄《嘆賦》事見濛汜注中。《張華別傳》曰:陳壽好學善著述,除著作佐郎。當時夏侯湛等多欲作魏書,見壽所作,即壞己書。以上著作佐郎。

§詩

【北齊邢子才《酬魏收冬夜直史館詩》】年病從衡至,動息自不安;兼豆未能飽,重裘詎解寒。況乃冬之夜,霜氣有餘酸;風音響北牖,月影度南端。燈光明且滅,華燭新復殘;衰顏依候改,壯志與時闌。體羸不盡帶,發落強扶冠;夜景將欲近,夕息故無寬。忽有清風贈,辭義婉如蘭;先言嘆三友,末言慚一官。麗藻高鄭衛,專學美齊韓;審喻難有屬,筆削少能幹。高足自無限,積風良可摶;空想青雲易,寧見赤松難。寄語山東道,高駕且盤桓。

§表

【梁沈約《到著作省表》】臣約言,即日被召以本官兼今職。臣藝不博古,學謝專家,乏懷鉛之志,慚夢腸之術。聯事乖善,握蘭慚良,謬勒斷蛇之符,預刊冰河之業。路遙難騁,才弱未勝。而神工曲造,雕絢彌疊,珥筆史觀,記言文府。趨奉載揚,腆懵交顏。

○太常卿第十三

§敘事

《釋名》雲:卿,慶也,言萬物皆慶賴之。又卿,章也,言貴盛章著也。案,古者天子諸侯,皆名執政大臣曰正卿。自周以來,始有三公九卿之號。大率九卿,多秦漢官也。漢世雖號九卿,其官無卿字。至梁始加卿字,其後並因之。(秦漢以來,直雲某為太常,至梁始雲某為太常卿。)梁又象四時,置十二卿。陳氏因之。(梁以太常、司農、宗正為春卿,太僕、太府為夏卿,衛尉、廷尉、大匠為秋卿,光祿、鴻臚、太尉為冬卿。)後魏依南齊以前置九卿,又各加少卿焉。北齊隋因之。(自梁以下,出《五代史·百官志》。)唐龍朔二年加正卿,以別少卿;咸亨初復舊,除正字。(歷代九卿,廢置不同。自漢以來,皆數少府;北齊隋則不數。後漢省衛尉,東晉及宋齊省太僕,齊宋以前無太府。以上總載九卿。)宋太常,漢官也。宋《百官春秋》雲:昔唐虞伯夷行秩宗,典三禮,周則春官宗伯掌禮樂,並其任也。初秦置奉常,漢祖更名太常。惠帝又曰奉常,景帝又曰太常。(如淳曰:常,典也。常典三禮,故曰太常。或曰:太常,王者之旌,禮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後改曰太常,尊大之義,故改名之。)王莽改曰秩宗,東漢又曰太常。《五代史·百官志》雲:至梁加卿字曰太常卿,其後因之。唐初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常;咸亨初復舊。光宅初曰司禮卿;神龍初復舊。

§事對

【法河 括海】《春秋漢含孳》曰:三公象五嶽,九卿法河海。謝承《後漢書》曰:李淑諫更始曰:“夫三公上應垣宿,九卿下括河海。”

【龜鈕 犀印】《漢官儀》曰:卿秩中二千石。孝武皇帝元狩二年,令通官印方寸大小,官印五分。王公侯金二千石,銀印龜鈕。司馬彪《漢書》曰: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佩雙印,皆以黑犀。

【藻衣 花綬】《漢官儀》曰:衣裳,公侯華蟲,卿大夫藻火。又曰:卿秩中二千石,綬青地桃花三彩。

【緹扇 朱轓】《續漢書》曰:卿以下有騑者,緹扇汗青翅尾。又曰:秩中二千石皆皂蓋朱轓。

【參三槐 位九棘】《帝王世紀》曰:九卿者,所以參三公也。又《周禮》曰:面三槐,三公位焉。又曰:朝士掌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鄭玄注曰: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