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第75集《妙法蓮華經》

順利;年紀大以後,子女對我也不太好。我一路走來,痛苦經驗太多了,所以我的苦諦應該是及格了。這是不對的,因為你不能用生命經驗來取代智慧的觀照。為什麼呢?因為你的生命經驗是不全面的。你人生的體驗,從整個佛法三界的果報來說那算得了什麼?佛法講苦諦是要遍三界的,所以你在苦諦的知,你所了知的痛苦是很小的。

那麼,這樣有什麼問題呢?表示你對諸天沒有抗拒的能力,因為它沒有在你了知的範圍當中。你的痛苦只是你這一生八九十歲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的一個很狹隘的知見,非常狹隘,只是三界果報當中的一粒小沙而已。所以,除了你自己這一生的痛苦經驗以外,其他的痛苦,你都沒有免疫功能;諸天的快樂,你沒辦法抗拒。禪定的快樂,臨終出現的時候,你也沒有辦法抗拒。因為你在因地的時候,你的知太狹隘。

所以,很多人用生命經驗取代智慧的觀照,這是不對的。你的人生只是無量的因緣當中其中一個單一的因緣,但是你透過無常觀、無我觀,你是把整個三界的苦全部了知了,就是對於三界的果報,你有免疫性了。所以這個地方是全方位地用智慧來觀照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無常敗壞的。這個功課是很重要,就是了知三界的果報是痛苦的。就是說,我們不見得馬上能夠了生死,但是你先建立一個觀念,就是人生追求快樂是不對的。你要建立這個觀念,你才有機會了生死。

苦諦修完以後,要找原因了。看集諦。

集。集者,“招感”義,即見思惑及所生諸業俱。苦因。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勸修,此是集,汝應斷。

作證,此是集,我已斷。

諸法因緣生,不管是雜染的因緣,還是清淨的因緣,都有它的因果。我為什麼會有這種痛苦呢,聖人來到世間為什麼就沒有這種痛苦呢?因為它有一種因地的招感,就是我們見思的煩惱跟種種有漏的業力,煩惱跟業力的結合。所以我們對於這個集諦要先知道它的相貌,什麼東西是招感這個痛苦的因緣呢?就是煩惱跟業力。

那應該怎麼辦呢?果報不能斷,諸位!你說我這個手經常去做壞事,我把手給斷了。沒有用的!果報不能斷,你斷果報,你犯殺罪。斷,要斷因地。果報只要知道就好,果報是知道有這回事,產生出離心就可以了。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斷他的因,斷除引生痛苦的因,就是你心中的煩惱。煩惱就修止觀,業力就拜懺。所以整個離開痛苦三界的方法就是拜懺、修止觀。

苦因就是這兩個,應該斷。

那麼這種東西真的可以斷嗎?佛陀說:“此是集,我已斷。”佛陀以過來人的方式來給你信心,這個東西真的可以斷,因為煩惱跟業力本來就不是真實的。你說我的個性就是這樣,佛法沒有說什麼個不個性,這個都是你過去生無量劫養成的因緣所生的習氣,都可以斷的。

這個集諦它在斷的時候,它不是斷種子,而是斷它的相續,就是從它的一種功能上去斷相續。而且這個集諦,我們要知道,煩惱跟業力你們知道先斷哪一個嗎?對,先斷煩惱,業力你斷不了的。

所以你看外道,外道就是沒有智慧,他認為生命的痛苦來自於業力,所以怎麼樣呢?既然業力讓我痛苦,那我晚痛苦不如早痛苦。他就修苦行,他認為吃苦是了苦,他希望透過吃苦來把所有業給消了。佛陀說你這個愚痴的眾生,你這個業要消到什麼時候,我們造的罪業無量劫來如虛空。

所以佛法的智慧說,煩惱跟業力是連帶關係的,“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佛陀大智慧說,你把煩惱給斷了,業力就不可得了,因為它這兩個要相互作用,你把一個拿掉了,另外一個就不起作用了。

諸位!阿羅漢七生了生死,七生!那如果從這個道理來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