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錢凱城市武工隊對寶山日軍據點群展開襲擾戰

淞滬會戰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寶山之地,日軍精心構築的連環據點如同一張張密佈的網,企圖以此鐵壁銅牆阻擋住中國軍隊前進的步伐。

這些據點之間,透過複雜的通訊網路和視野良好的炮樓相互聯絡,形成了一個幾乎無懈可擊的防禦體系。

然而,錢殊武工隊,一支由英勇無畏的戰士組成的精銳部隊,接到了上級賦予的艱鉅任務——襲擾並破壞這些據點,切斷它們之間的聯絡,讓日軍成為各自為戰的“瞎子”和“聾子”。

夜幕降臨,月黑風高,正是行動的最佳時機。

錢殊武工隊在隊長錢殊的帶領下,悄無聲息地接近了日軍的第一座炮樓。

這座炮樓矗立在土丘之上,十餘米高的身軀在夜色中顯得尤為醒目,也是日軍整個防禦體系中的“眼睛”。

為了確保行動的突然性和有效性,武工隊事先進行了周密的偵察,掌握了炮樓守衛的換崗規律及防禦弱點。

隨著一聲低沉的訊號,幾名特戰隊員迅速展開了行動。

他們利用夜色掩護,悄無聲息地接近炮樓底部,安置了一枚特製的重磅炸彈。

這枚炸彈不僅威力巨大,還裝有延時引爆裝置,以確保在敵人反應不及之時爆炸。

隨著倒計時的滴答聲,緊張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就在日軍哨兵察覺到一絲不尋常,準備拉響警報之際,炸彈轟然爆炸,巨大的衝擊波瞬間將炮樓頂部炸得粉碎,火光沖天,碎石四濺。

炮樓內的日軍士兵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驚慌失措,有的被埋在了廢墟之下,有的則倉皇逃竄,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這一擊,不僅摧毀了日軍的瞭望哨,更在敵軍心中種下了恐懼的種子。

緊接著,錢殊武工隊迅速分散開來,利用夜色和地形優勢,對周邊幾個據點展開了連續的襲擾行動。

他們時而用精準的狙擊射擊,時而投擲手榴彈,製造混亂,使得日軍各個據點之間無法及時溝通,更無法相互支援。

一時間,日軍據點彷彿成了孤島,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困境。

更為巧妙的是,武工隊還利用繳獲的日軍通訊裝置,故意傳送虛假指令,進一步迷惑和分散了日軍的注意力。

日軍指揮官在混亂中難以判斷真假,錯誤地調配兵力,導致多處防禦空虛,為錢殊武工隊後續的破壞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經過連續數日的艱苦奮戰,錢殊武工隊不僅成功癱瘓了日軍在寶山的連環據點體系,還極大地削弱了其戰鬥力,為後續中國軍隊的大規模反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場戰鬥,不僅展示了中國軍人的英勇與智慧,也成為了淞滬會戰乃至整個抗日戰爭中一段傳奇佳話,激勵著後人銘記歷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