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之高,職責之重,堪稱九大總督之首。
自雍正元年李維鈞上任直隸總督開始,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無一不是清朝名臣。
據統計從1723年雍正設立直隸總督一職到1912年清帝退位,187年的時間裡,一共有74人擔任過直隸總督這個位置。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李 衛、孫嘉淦、英廉、劉墉、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等。
其中李鴻章在這個位置上做得最久,他分別於同治九年、光緒九年以及光緒二十六年,三度出任直隸總督一職,總計在任時間長達24年。
甚至於後來李鴻章去世時,都還掛著直隸總督的官職。
而在任時間最短的人是張鎮芳,其於宣統三年署理直隸總督,上任10天后,清帝退位,他自然也就丟了飯碗,成為了末代直隸總督。
值得一提的是,張鎮芳和袁世凱有著很深的淵源,他的姐姐乃是袁世凱的嫂子。得益於這樣一層關係,在清朝滅亡之後,丟了飯碗的張鎮芳,很快便有了新工作。
1912年3月,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張鎮芳則為委任為河南都督,成為了一方軍閥,時人稱其為張帥。
袁世凱倒臺後,張鎮芳失去了靠山,便又逐漸脫離政壇,改為經商,成為了當時中國有名的富豪。
1933年,張鎮芳去世,享年70歲。不得不說,張鎮芳這樣的結局,在九大末代總督裡面,算是比較好的了。
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裡面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
東三省作為清朝八旗故地,在清軍入關之後,長期實行封閉式管理。
在那裡,清朝沒有像關內一樣推行行省制度,自然也就沒有督撫官員職位。
當時東三省的行政長官是奉天府尹,軍事長官則是八旗駐防將軍。
表面上看來是軍政分離,但實際上卻是八旗駐防將軍主管一切,奉天府尹只是起到一個輔佐作用。
李鴻章:一位生不逢時的大才,一位偉人評價:舟大而水淺也。
關於“弼海清與李鴻章京劇唱詞”的具體內容,由於歷史文獻和滬劇劇目中並未直接提及這一組合,無法提供確切的、兩人共同出演的滬劇唱詞。
不過,可以提供一些滬劇唱詞的一般性描述和示例,幫助你理解滬劇唱詞的風格和內容。
滬劇唱詞通常具有高度的文學性和藝術性,融合了古典詩詞、民間故事和歷史典故等元素。唱詞往往透過生動的描繪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人物性格、推動劇情發展,並傳達深刻的思想內涵。
“李鴻章弼海清”,滬劇唱詞
(角色李鴻章上場,錢殊飾演,唱腔起)
角色李:(唱)一腔熱血灑疆場,壯志凌雲誓不忘。
身披金甲胯戰馬,誓保河山萬里長。
(角色弼海清,錢彥演飾,上場,與李對唱)
弼:(唱)英雄豪傑多壯志,鐵血丹心照乾坤。
並肩作戰同甘苦,共赴國難顯忠魂。
(劇情推進,李鴻章抒發豪情壯志)
李:(唱)烽火連天戰鼓擂,戰旗獵獵迎風飛。
豪情滿懷殺敵寇,誓將敵首斬馬前。
(角色弼表達對角色李的敬仰和支援)
弼:(唱)將軍英勇世無雙,威名遠播震四方。
願隨將軍徵天下,共赴國難譜華章。
(唱詞中融入歷史典故或民間故事,增強劇情的厚重感)
(旁白)昔日岳飛精忠報國,今朝我等亦當效仿先賢。
誓將敵寇驅逐盡,還我河山日月明。
自古以來,能夠載入史冊的文人武將,大都是人中龍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