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說是
以直譯為主的;我們平常也主張直譯,但是世間懷疑的還很多,現在能有這
樣的好成績,可以證明直譯的適用,實在是很可尊重的。卷首有一篇深切著
明的序言,也是難得的;俗語說,會看書的先看序,現在可以照樣的說,要
知道書的好否,只須先看序。譯著上邊,有一篇好的序言,這是我們所長久
期待而難得遇到的事。
對於這個譯本要說美中不足,覺得人名音譯都從法國讀法,似乎不盡適
當。譬如
petronirs譯作彼得羅紐思或者未免稍煩,但譯作俾東,也太省略。
我想依了譯本文體的精神,也應用全譯的人名才覺相稱。希臘羅馬人名本來
歐洲各國都照本國習慣去寫讀,德國一部分的學者提倡改正,大家多以為迂
遠,但我個人意見卻以為至有道理。其次,則原書所據法國譯本,似有節略。
據說英譯顯克微支著作,以美國寇丁(curt)的足譯本為最善,兩相比較,
英譯還更多一點,第三篇分章也不相同,計有三十一章。在外國普通譯本,
對於冗長之作加以節略,似亦常有,無傷大體,或者於普及上還可以有點效
用,不過我們的奢望,不免得了隴又要望蜀罷了。
□1922年
9月
2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仲密
□收入《自己的園地》
印度的迷信
讀英國懷臺德所著《南印度的村神》一書,覺得他們真迷信得可怕,中
國鄉村裡的社廟祭祀已經比他們高明得多,至少在儀式上總沒有那樣的可怕
了。
我因此不禁幸災樂禍的想到一句話:印度的早亡大約不是偶然,中國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