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韋考貝菲而》卻是假冒!那麼《莎氏樂府本事》(已經夠肉麻了!)
還應該改稱《吟邊燕語》,伊爾文《見聞雜記》也須訂正為《拊掌錄》才行
呢。譬如有人把《伊索寓言》改譯作《愛索坡恩故事》,就是明白的人或者
也要說他多事,其實他卻是對的;倘要以先入為主,則林氏的《伊索寓言》
以前還有一八四○年廣東出板的《意拾蒙引》,這才可以算是正統,但是現
在有誰用這名稱呢?
釐訂音譯是可以的,至於意譯便不是這樣容易規定的東西,如要統一反
多麻煩,所以大可不必自擾。在譯者方面只要真是以求誠為目的,無論怎樣
改譯都是對的(或者附註舊譯,更便讀者)。不過這當然不是粗心的譯者所
得而藉口以文過飾非的罷了。
□1924年
2月
25日刊《晨報副鐫》,暑名荊生
□未收入自編文集
魔俠傳
我好久沒有讀古文譯本的小說了,但是這回聽說林紓、陳家麟二君所譯
的《魔俠傳》是西班牙西萬提司的原作,不禁起了好奇心,搜求來一讀,原
來真是那部世界名著
donixote(《吉訶德先生》)的第一分,原本五十二
章,現在卻分做四段了。
西萬提司(igueldecervantes,1547‐1616)生於西班牙的文藝復興時
代,本是一個軍人,在土耳其戰爭裡左手受傷成了殘廢,歸途中又為海賊所
擄,帶往非洲做了五年苦工;後來在本國做了幾年的收稅官,但是官俸拖欠
拿不到手,反因稅銀虧折,下獄追比,到了晚年,不得不靠那餘留的右手著
書度日了。他的著作,各有相當的價值,但其中卻以《吉訶德先生》為最佳,
最有意義。據俄國都蓋涅夫在《吉訶德與漢列忒》一篇論文裡說,這兩大名
著的人物實足以包舉永久的二元的人間性,為一切文化思想的本源:吉訶德
代表信仰與理想,漢列忒(halet)代表懷疑與分析;其一任了他的熱誠,
勇往直前,以就所自信之真理,雖犧牲一切而不惜;其一則憑了他的理知,
批評萬物,終於歸到只有自己,但是對於這唯一的自己也不能深信。這兩種
性格雖是相反,但正因為有他們在那裡互相撐拒,文化才有進步,《吉訂德
先生》書內便把積極這一面的分子整個的刻畫出來了。在本書裡邊,吉訶德
先生(譯本作當塊克蘇替)與從卒山差邦札(譯本作山差邦)又是一副絕好
的對照;吉訶德是理想的化身,山差便是經驗的化身了。山差是富於常識的
人,他的跟了主人出來冒險,並不想得什麼遊俠的榮名,所念念不忘者只是
做海島的總督罷了;當那武士力戰的時候,他每每利用機會去喝一口酒,或
是把&ldo;敵人&rdo;的糧食裝到自己的口袋裡去。他也知道主人有點風顛,知道自
己做了武士的從卒的命運除了被捶以外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但是他終於遍
歷患難,一直到吉訶德回家病死為止。都蓋涅夫說,&ldo;本來民眾常為運命所
導引,無意的跟著曾為他們所嘲笑、所詛咒、所迫害的人而前去,&rdo;或者可
以作一種說明。至於全書的精義,著者在第二分七十二章裡說得很是明白。
主僕末次回來的時候,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