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蜀地廣施仁政,百姓安居樂業,賢才紛紛來投,勢力日益強盛。隨著威望的不斷攀升,劉備心中漸起稱帝之念。
龐統、諸葛亮等謀士雖覺時機尚不成熟,但劉備認為漢室衰微,自己興復漢室責無旁貸,且如今蜀地已定,當承繼大統以正名分,方可凝聚天下人心。
於是,劉備在成都舉行盛大稱帝典禮,國號漢,年號章武。登基之後,劉備志得意滿,自覺兵強馬壯,遂萌發出奪回天子、匡扶漢室正統的宏大計劃。他不顧部分謀士的勸諫,決意舉兵北伐曹操,欲將漢獻帝從曹操的掌控中解救出來。
曹操聞得劉備稱帝且興兵來犯,一面加緊對漢獻帝的控制,將其軟禁於許都宮中,增派重兵嚴守;一面調兵遣將,令曹洪、曹休等將領率大軍於前線抵禦劉備。同時,曹操遣使往江東孫權處,許以重利,勸其出兵攻打荊州,以牽制劉備兵力。
孫權接信後,心中權衡利弊。他深知若劉備成功奪回天子,必將以正統之名號令天下,屆時江東地位堪憂。而若與曹操聯手,雖可暫保自身利益,但亦可能陷入曹劉相爭的漩渦難以脫身。猶豫再三,孫權決定暫且觀望,按兵不動,只令呂蒙、甘寧等將領加強江東邊境防禦,以防備曹劉戰火波及。
劉備大軍北伐,先鋒魏延勇猛異常,率軍連克數城。然而,曹操大軍亦非等閒之輩,他們據險而守,以逸待勞。兩軍在漢中一帶形成對峙局面。劉備親率中軍至前線督戰,見曹軍防守嚴密,一時難以突破,心中焦急。龐統獻計道:“主公,曹操防守雖固,但我軍可派一支奇兵,繞道敵後,截斷其糧草補給線。曹軍無糧,必自亂陣腳。”劉備點頭稱是,令趙雲率輕騎執行此任務。
趙雲領命而去,他率部在山間小道潛行,避開曹軍主力。然而,曹操亦有防備,早遣徐晃率一支人馬在後方巡邏。趙雲與徐晃狹路相逢,二將皆為當世名將,當下展開一場激戰。趙雲槍法如神,徐晃斧法精湛,兩人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但趙雲深知任務緊急,不敢戀戰,他虛晃一槍,率部突圍而去,繼續尋找曹軍糧草營地。
在荊州,關羽得劉備稱帝訊息,亦準備整軍北上,響應劉備北伐之舉。然他亦擔憂江東孫權趁機偷襲荊州。於是關羽在加強荊州城防的同時,派人往江東,試探孫權意圖。孫權接見關羽使者,言辭含糊,只言願守中立,關羽心中疑慮未消。
此時,天下局勢因劉備稱帝而變得更加複雜微妙。各方勢力皆在觀望、謀劃,或為利益,或為野心,或為生存。而在袁譚所在的青州,袁譚見天下大亂,認為有機可乘。他欲效仿其父袁紹,成就一番霸業。於是袁譚遣使往各方諸侯處,邀請他們至青州共商大事,實則欲藉此機會集結諸侯之力,攻打荊州等富庶之地,以擴充自己的地盤。
曹操、孫權、劉備等諸侯皆收到袁譚邀請,然各有打算。曹操本不屑於袁譚之舉,但又恐其他諸侯響應,形成一股強大勢力與己抗衡,遂決定遣夏侯惇率一支人馬前往青州,名為赴會,實則監視各方動靜。孫權則想借袁譚之會,探清各方虛實,尤其是劉備在蜀地的情況,以便日後決策,於是令魯肅前往。劉備雖忙於北伐,但亦擔心袁譚與曹操等勾結,對自己不利,便派簡雍前去周旋。
各方諸侯使者齊聚青州,袁譚大擺宴席,然席間氣氛卻異常緊張。夏侯惇虎視眈眈,時刻留意著其他諸侯使者的一舉一動;魯肅談笑風生,卻暗中觀察眾人神色;簡雍則不卑不亢,巧妙應對各方問詢。袁譚在席上提出聯合攻打荊州的計劃,言稱荊州富庶,若能得之,可平分其地,增強各方實力。
夏侯惇率先表態:“吾主曹操志在天下,荊州之事,需吾主定奪。吾等在此,僅為觀望。”言下之意,曹操並不輕易參與袁譚的計劃。魯肅則笑道:“江東與荊州素有淵源,且吾主素以和為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