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大片膏腴之地換荊州安穩無爭。
袁譚即刻召集眾人商議,張合滿臉不屑,冷哼出聲:“曹操奸詐似鬼,此必是緩兵之計,欲等咱們內亂生起,好坐收漁翁之利,絕不可輕信!”劉琮卻畏畏縮縮,小聲嘟囔:“袁公,曹操勢大,若能得淮南,那可是一道堅實屏障,於咱們防守大有益處,或可考慮一二。”
眾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面紅耳赤互不相讓,袁譚眉頭緊鎖,一時難以決斷。
此時荊州城內,劉琦暗中頻繁聯絡舊部,利用往昔人脈,費盡心機試圖在袁譚軍中安插眼線,收集各方兵力部署、糧草儲備等情報,他心中對袁譚獨攬大權漸生不滿,覺著自己被架空,時刻想著若局勢有變,定要為自己謀條後路,東山再起。
而市井之中,禍不單行,先是連綿細雨毀了幾茬新糧,糧價如脫韁野馬飆升,百姓叫苦不迭;新兵又常因軍餉遲發滋事鬥毆,流言蜚語仿若瘟疫蔓延,街頭巷尾瀰漫著惶惶不安氣息,孩童啼哭、婦人悲嘆不絕於耳。
袁譚在營帳內苦思冥想數日後,權衡利弊,終決定暫拒曹操議和,他深知這是險招,卻不甘被曹操戲耍。
當下唯有加緊整軍,日夜督促士卒操練,磨礪刀鋒。同時派密使回訪江東,帶上金銀珠寶、奇珍古玩等厚禮,重申聯盟誠意,言辭間滿是懇切,試圖穩住孫策,以免腹背受敵。
可使者剛揚帆遠去,就有緊急軍情如炸雷般傳來,曹軍一支精銳水軍仿若鬼魅,突然出現在淮河下游,戰船列陣,氣勢洶洶,似有進犯之勢。
荊州上下再度繃緊神經,袁譚匆忙奔走營帳之間,調兵遣將,重新佈局防線,一場更復雜詭譎、波雲詭譎的爭鬥在荊州大地徐徐拉開帷幕,各方勢力於權謀漩渦中苦苦掙扎沉浮,未來走向如迷霧重重,不知明日又起何風雲,是血雨腥風的大戰,還是暗流湧動的權謀較量,無人能料。
:()漢末:家父袁紹,足矣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