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打起退堂鼓:“這戰若再拖下去,我冀州家底可要賠光,莫不如撤了罷。”
旁有謀士勸道:“主公,此刻撤軍,袁譚定不會放過咱,且前功盡棄,天下人更要恥笑,不如咬牙再撐撐。”韓馥猶豫再三,還是命人悄悄收拾行囊,準備隨時開溜。
公孫瓚那邊,使者快馬加鞭趕來:“將軍,與劉虞的爭端暫且平息,可咱兵力折損不少,這洛陽之戰,還進是不進?”
公孫瓚望著洛陽方向沖天火光,一咬牙:“進!此刻退兵,一時英名掃地,且袁家勢大,日後難有立足之地,隨我馳援袁譚!”整頓兵馬,向著洛陽疾馳而去。
城內火勢漸熄,王允再度謀劃。他聯合一群宮中侍衛,準備突襲董卓府,製造混亂,助袁軍一臂之力。行動前,王允叮囑眾人:“成敗在此一舉,哪怕身死,也要為漢室爭一線生機,誅殺董賊!”
眾人領命,如鬼魅般潛入夜色。
袁軍陣中,袁譚看著死傷將士,熱淚盈眶,卻決絕下令:“諸將聽令,輪換休整,半個時辰後再攻!今日不破洛陽,誓不罷休!”
這時,探馬來報:“公孫瓚援軍將至,韓馥似有撤軍跡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袁譚臉色一沉:“傳令給韓馥,若敢撤,聯軍共擊之!再派人迎接公孫瓚,務必讓援軍迅速投入戰鬥!”
當公孫瓚軍如一陣疾風衝入戰場,西涼軍壓力驟增。袁譚趁機再度發起總攻,所有兵力傾巢而出。
城牆上,西涼軍漸漸抵擋不住,防線搖搖欲墜。董卓見大勢已去,恨恨下令:“撤!隨我去長安!”
率殘軍從西門奪路而逃,慌亂間,不少輜重財寶散落一地。
袁軍湧入洛陽,王允等人趕來相迎。袁譚下馬,向王允行禮:“司徒大人,幸不辱命,只是天子被董卓擄走,吾等有罪。”
王允搖頭嘆息:“大公子莫急,能將董賊趕出洛陽,已是大功,當務之急,是整軍西進,追回天子。”
袁譚望著滿目瘡痍的洛陽城,廢墟中百姓哭聲隱隱,心中五味雜陳:“傳令,救治百姓,清理廢墟,諸軍休整三日,之後西進長安,務必迎回天子,還天下安寧!”
可他知曉,前路依舊艱險,董卓雖敗走,實力猶存,且聯軍內部矛盾未解,未來征途恰似佈滿迷霧的荊棘之路……
三日轉瞬即逝,袁軍再度啟程。韓馥經眾人勸說,勉強留下,可糧草供應摳摳搜搜。
袁譚無奈,只得沿途安撫百姓,徵調些許物資。行至函谷關,卻見關門緊閉,城樓上西涼軍旗烈烈。原來董卓早有安排,留重兵把守這西進要道,妄圖據險而守。
審配獻計:“大公子,可派一軍佯裝攻關,吸引敵軍主力,另遣奇兵繞道後山,尋小路突襲關後,兩面夾擊,或可破關。”
袁譚依計,令顏良領一軍在關前叫罵挑戰,炮火猛攻;張合則率輕騎悄然繞山。西涼軍守將華雄在關上見袁軍來勢洶洶,卻冷笑:“袁譚不過如此,敢來撞這銅牆鐵壁!”
待張合軍摸至關後,一聲號響,前後夾擊。華雄大驚,匆忙分兵抵擋,卻被袁軍衝得七零八落。
顏良大刀一揮,斬斷關門鐵鏈,袁軍如潮水般湧入函谷關,繼續向長安挺進。而此時,長安城中,董卓正厲兵秣馬,一場更為慘烈的對決,已在命運的拐角處悄然醞釀……
:()漢末:家父袁紹,足矣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