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章 荊州烽火:袁譚軍的崛起的局勢洞察與多元應對策略

袁譚軍連番得勝之後,聲威大震,然諸葛亮深知,此非長治久安之態。荊州與益州雖沃野千里,然歷經戰火,民生凋敝,百廢待興。且曹操、孫權等諸侯猶如臥虎,時刻覬覦,而其他勢力亦在暗中觀望,稍有不慎,局勢便可能急轉直下。

在荊州城內,諸葛亮與袁譚再次聚首軍帳,共商長遠之計。

諸葛亮面色凝重,率先開口道:“主公,如今我軍雖勝,然根基未穩。當務之急,乃是發展民生,使百姓富足,方能有源源不斷之兵源與糧草。”

袁譚深以為然,問道:“軍師所言甚是,然具體該如何施為?”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道來:“可於荊州、益州各地興辦學堂,廣納賢師,令孩童皆可讀書識字,研習經史子集、兵法謀略。

如此,不出數年,我軍帳下必能湧現眾多智謀之士,為大業助力。再者,鼓勵工商,降低賦稅,吸引各地商旅前來貿易,使市井繁榮,貨物流通,則財用可足。”

袁譚點頭稱善,隨即下令各郡縣著手籌備。一時間,荊州、益州各地大興土木,學堂與工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而此時,西涼之地,馬騰與韓遂在與袁譚軍暗中結盟之後,亦有所動作。馬騰之子馬超,年輕氣盛,武藝超群,聽聞袁譚軍之英勇事蹟,心生嚮往,遂向其父請命,欲率一支西涼鐵騎前往荊州,與袁譚軍並肩作戰,一來可歷練自身,二來可助袁譚軍成就霸業,亦能為西涼謀取長遠利益。馬騰思索再三,最終應允,馬超遂整頓兵馬,踏上東行之路。

在江東,孫權雖兵敗而歸,然其志未泯。

他深知,單憑東吳之力難以與袁譚軍長久抗衡,遂將目光投向了徐州。徐州本是戰略要地,曹操曾佔據此處,後因與袁紹爭鬥而有所疏忽。

孫權派遣魯肅為使,前往徐州,遊說當地豪強與守軍,許以重利,試圖將徐州納入東吳版圖,從而在北方形成對袁譚軍的牽制。

曹操方面,經此大敗,退回許昌後,一面休養生息,一面重新審視天下局勢。他深知匈奴雖可用,然難以完全掌控,且袁譚軍已有所防備。

於是,曹操將心思轉向了西南的張魯。張魯在漢中地區擁兵自重,其教義頗得民心,若能將其招攬麾下,或可從側翼威脅袁譚軍之益州。曹操遣謀士滿寵前往漢中,與張魯密談,許以高官厚祿,共圖大業。

袁譚軍探馬得知各方動態,急忙回報諸葛亮與袁譚。諸葛亮沉思片刻,對袁譚道:“主公,此乃多事之秋。馬超前來相助,自是好事,可令其率西涼鐵騎駐守西北邊境,以防曹操與匈奴再度勾結。至於孫權謀取徐州之事,可遣密使前往徐州,揭露孫權之野心,同時與徐州當地有識之士聯絡,助其組建民團,加強防禦,使其不為孫權所用。而曹操與張魯勾結之舉,需早做防備,可令魏延率一部人馬前往益州北部,加強戒備,若張魯有異動,可先機制敵。”

袁譚依計而行,諸將紛紛領命而去。

數日後,馬超率西涼鐵騎抵達荊州。其軍容整肅,士氣高昂,所過之處,塵土飛揚。

袁譚親自出城迎接,見馬超英姿颯爽,心中大喜,當下便在城中擺下盛宴,為馬超接風洗塵。

宴會上,馬超與袁譚軍諸將暢所欲言,相談甚歡,尤其與趙雲惺惺相惜,二人約定日後戰場之上並肩殺敵。

而在徐州,孫權使者魯肅雖巧舌如簧,然袁譚軍密使亦成功說服了徐州多數豪強與守軍。

他們深知,孫權若得徐州,必加重賦稅,且徐州將陷入戰火紛飛之中。

於是,在袁譚軍暗中支援下,徐州加強了城防,囤積了糧草,準備抵禦東吳可能的進攻。

魏延則率部抵達益州北部,依山傍險,修築營寨,佈置防線。他深知張魯之軍擅長山地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