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章 第133集《妙法蓮華經》

怎麼辦呢?你就可以怎麼樣?用這些假相,借相修心了。你觀察這些假相,都是心具心造。這些人生,你看著你的兒子,就這個兒子的假相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怎麼有的呢?是過去的業力熏習我的真如本性,我現出了一個假相出來。是我心具,是我心造。那這個相狀是怎麼回事呢?叫做如夢如幻。所以我今生跟他是了過去的因緣,如此而已。

所以這個假名假相假用,不管是空觀假觀,完全都是從一念心性來操作,不要把它拉到外面的因緣法。拉到因緣法,變成真實相,就完了。這個兒子是真實的,那就完了。不管煩惱,不管業力,不管果報,全部從一念心性的空假中三觀來操作。

這種中道的智慧,使令我們在面對因緣法的時候,遠離障礙。所以,“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他能夠直接把他的中道智慧施給一切眾生。“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你雖然是要弘揚中道智慧,但是你要注意弘經三軌,就是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使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就是說,初學重知見,晚年看收心。初學者,你不管多精進,其實那個都不是重點。你知見錯了,你這個因地錯了,你這個加行都不見得是有太多效果。你反而應該是把你因地的發心弄正確。就是,我面對這麼多的障礙,我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下手。這是因地發心。

因為你走錯有什麼問題呢?你說,欸,我以後再改。不容易了,先入為主了,你弄不好變增上慢。因為你修行,你看一般人,沒有修行的人,你告訴他什麼他都沒有意見,他不會排斥你。他也不見得會接受,至少他不排斥你,因為他叫愚痴,愚痴叫做零分。但是你今天變成邪見,那就不是愚痴了,那你比沒有學佛更糟糕了,你是負的。我還得把你的邪見改變,然後再重新教育你,我要花兩份的精神體力。所以,你以後改變的時候,你比一般的生死凡夫還難教育。他只是零分,你是負的。

為什麼佛陀說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呢?因為你一開始就必須走正確,因為你在你沒有法執的時候,一開始就得上路,你學佛之路才會順暢圓滿。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為什麼如此慎重——因為“能與眾生佛之智慧”。一開始就要給他一個正確的知見。

己三、誡勉隨宜

我們看下一段,己三,誡勉隨宜。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雖然理論上我們希望所有的眾生普令得聞這種中道的智慧,但是,實際上在落實的時候,你要注意善巧方便了。因為現實就是這樣。

怎麼善巧方便呢?我們看經文。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今天度化的這個人是你的同參道友,這個人,你觀察結果,他是可以接受中道智慧的,你就跟他講說:欸,我們的生命,你的修行,第一個,先安住。你不能站在果報的角度去面對果報,你不能站在因緣的角度去面對因緣。就是說,首先,你今天面對煩惱,你不能承認煩惱的存在,你一承認,你就輸了;你面對業力,你不能承認業力的存在;你面對果報,你也不能承認果報的存在,你只能夠看它是如夢如幻。

這種觀念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他可以接受,他能夠安住一念心性,那當然最好,你直接把《法華經》的思想告訴他。《法華經》,就是你看到一個蓮子。一朵蓮花,重點是裡面的蓮子。你要用理觀的智慧當蓮子。當然,你不能執理廢事。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是你拜懺還得拜。你就是用如夢如幻的懺法,消滅如夢如幻的罪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