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5部分

在形式之外的問題

必須指出,話劇雖舶來,但“話劇”的概念卻是中國獨有的。在西方,歌劇、舞劇以外的舞臺劇主要分為古典戲劇、小劇場戲劇和現代舞臺劇等等。

古典戲劇一直是西方戲劇界的陽春白雪,其票價之高昂,場景之講究,絕不亞於歌劇、芭蕾舞劇,演員享有崇高的聲望,而觀眾也會打扮得衣冠楚楚觀劇。由於成本高昂,曲高和寡,在大多數國家,古典戲劇劇團都由政府或非盈利的文化基金會供養,而主要不承擔市場開發責任,有時他們也會參加各種低價、免費的文化演出,以推廣經典文化,這些當然也要由政府或基金會買單;小劇場戲劇則主要由戲劇愛好者們自編、自導、小範圍演出,存在著小圈子化、精英化的特點,因為場景、排練要求不高,無需好的場地和高昂經費,因此在西方各國非常普及,大專院校、社群中心等場合都不難看到這類演出。有時他們也會排演傳統劇目的片斷或改編版,這些演員和觀眾是西方戲劇的群眾基礎,一些優秀的編導和演員也來源於此,某些優秀的劇目還會提煉成為成功的商業舞臺劇,甚至經典劇目;現代舞臺劇則包羅永珍,大多有商業目的,其藝術形式、舞臺場景、投資規模、道具水準都會根據市場需求設計,甚至不惜為遷就特定觀眾而修改劇本和場景。

與之相比,中國話劇在邁向海外時存在定位不明的問題:既沒有大投資、大手筆,塑造經典形象,也沒有花大力氣打造能切實擠入小劇場圈子的好劇本,打造中國話劇的雄厚海外群眾基礎,更缺乏成熟的海外市場運營機制,推出屬於中國的成功商業舞臺劇,相反,卻長期混淆文化與市場、傳統與通俗的關係,不分場合、不講條件,讓所有的劇目同時擔負“叫好”和“叫座”兩大功能,甚至把話劇團體和雜技、京劇等團體的海外演出等而視之,用相似模式經營,以語言對話取勝的話劇,又怎能和肢體表演為主的雜技和《三岔口》、《戰洪州》一類京劇武打戲相抗衡?

話劇在中國的迅速崛起,與其貼近社會、關注民生關係巨大,它也因此擁有了令西方經典戲劇羨慕不已的廣泛群眾基礎。但近年來,不論創作、演出、經營,都出現了脫離社會、脫離群眾的傾向,一些人士還聲稱,話劇屬於高雅藝術是“國際慣例”,甚至出現了“全明星陣容”、票價1280元一張的“高價明星版雷雨”,其經營者還宣稱,如果國內沒有市場,將把該劇推向海外。

從前文可知,話劇既脫胎於西方古典戲劇,又帶有鮮明的民族、時代特色,群眾性、社會性是話劇的生命,中國話劇真正的家,恰在於中國大地上,那種罔顧話劇精神的“國際慣例”,是與話劇本身格格不入的。同樣,這種脫離現實、脫離藝術規律的“高價雷雨”,既不能獲得國內觀眾的共鳴和青睞,也同樣難以獲得海外市場的掌聲和歡呼。

………【非洲航班:不得不怕卻不得不坐】………

5月5日墜毀在喀麥隆南部地區的肯亞航空公司班機導致全部乘客和機組共114人、其中包括5名中國乘客全部遇難,這一不幸事件理所當然受到尚沉浸在節日氣氛中的國人高度關注。

其實對於“老非洲”、即曾經和正在非洲長期工作、生活的華人而言,這種事件已經有些見怪不怪了,因為非洲各航空公司的航線、尤其是非洲區際和國內航線,隱患實在太多。

非洲各國經濟大多不發達,航空公司實力普遍薄弱,較大的如此次出事的肯亞航空、衣索比亞航空等不過幾架、十幾架飛機,卻要承擔幾十條航線的上百個航班,較小的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