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4部分

援,要不然恐溧水落於賊手。

嶽樂和郎廷佐看的呆了,無比困惑,不明白張煌言是怎麼從蕪湖突然跑到幾百裡外,就在江寧眼皮底子下的溧水去的。

“難不成那張煌言想要打江寧不成?”額色黑一臉驚訝。

嶽樂和郎廷佐同時斬釘截鐵道:“絕無可能!”

“那他跑溧水乾什麼?”額色黑更是奇怪。

幾月前剛從大理寺卿調任江寧左佈政的朱國治一拍腦門道:“莫非張賊是被金礪額真大軍攆到溧水來的?”

“這?。。。”

郎廷佐雙眼微眯,覺得有這個可能。嶽樂卻覺不像,因為時間對不上,張煌言難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提前得知金礪率軍去打他,便棄城逃了不成?再說,他就算提前逃,也當往江北或浙西逃,怎的會往離江寧不過幾十里的溧水跑?他是不知道江寧有重兵把守,還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

正困惑時,嶽樂的戈什哈捧著一份緊急軍報進來。軍報是金礪發來的,說他率軍趕到蕪湖時,發現蕪湖城已是空城一座,城中浙寇在張煌言率領下已往浙西逃竄,要江寧速發一支精兵去截浙寇去路,如此前有圍堵,後有追擊,張賊必難逃法網。

“照這麼說,這張賊說不定是往浙西逃竄時發現過不去,後面又有金礪追兵,這才慌不擇路一頭跑到溧水來了。”郎廷佐有些驚喜,頗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覺。

“既然張賊自己尋死,那請王爺速發精兵捕殺於他!”

朱國治也很激動,鄭賊、周賊、李賊、張賊既是大清的敵人,也是他朱國治不共戴天的仇人!對這些與大清為敵的賊子,他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郎廷佐轉身看向嶽樂,本想說張煌言既然自己撞上來,那就請王爺派兵去捕殺他,不想嶽樂卻是一拍桌子,大聲道:“本王親自領軍去一趟,看他張賊有何三頭六臂能再飛出我大軍掌心!”

(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

溧水往南京須經寧鎮山脈,其中方山下的秣陵關和長江邊的大勝關都是去南京的重要關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清軍於兩關都有守兵。駐防秣陵關的是江寧綠營,守兵有700多人。守將梁士倫並非江寧人,而是西安長安縣人,蘇松總兵梁化鳳是他的叔伯堂兄。

梁化鳳對這個堂弟很是喜歡,一直帶在身邊,先是在身邊當親兵,後來掛了個標營把總銜。梁化鳳帶兵從蘇州援救江寧時,梁士倫也跟著一起,結果梁化鳳大破鄭軍,梁士倫也跟著立了不小功勞,戰後被堂兄向兩江總督推薦,得為秣陵關的守備。雖說只是地方守備,不比在標營來得權重,但怎麼也是正五品的武官,梁士倫又年輕,上面還有堂兄照拂,將來前途必然樂觀。

海匪退軍後,先是江南提督管效忠領軍八千赴蘇松收復失地,後來趕到江寧的安親王嶽樂因為不放心蘇松那邊,擔心馬逢知和管效忠看不住海匪,便叫梁化鳳也帶了所部兵奔赴蘇松,如此蘇松便集結了江南清軍三支精銳,海匪就是真有去而復返的念頭,也得掂量掂量他們能不能先破了這三支精兵。

梁化鳳離開江寧前,曾特意到秣陵關一趟,叮囑堂弟雖然海匪主力已退,但江寧左近卻仍還有些亂,曾經通賊的刁民和海匪殘兵為數不少,一些地方還被叛軍控制著,所以秣陵關這裡一定要看好,絕不能大意。對此,梁士倫自是不住點頭,反覆向堂兄保證,但有他在,秣陵關便萬無一失。

梁化鳳臨走前又堂弟說了一事,說近日江南左各府州縣陸續有冒充滿蒙大兵的賊人活動,這些賊人假傳兩江總督命令,不僅殺害地方忠誠官兵,更破壞訊道、兵驛,其身份無人可辨真假,致使地方人心惶惶,官兵互疑。

梁化鳳告誡堂弟,秣陵關關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