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爭正統,眾帝王唇槍舌劍;掌權人,蕭太后風流韻事

便我契丹沒有炎黃血統,我大契丹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不,契丹不是!契丹只是侵略者!若非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契丹不可能強大,他們也就不可能來到這聖殿,更不可能斗膽以正統自居!”

趙恆說道。

耶律阿保機:“哈哈哈,趙恆,你太年輕了。你以為契丹的強大是靠著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麼?你是戰略眼光不夠呢?還是不願意面對現實呢?”

趙恆默然。

蕭太后以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趙恆說:“我大遼國人口大約八百多萬,她不僅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回鶻人,渤海人,還有五百多萬漢人。”

“五百,五百萬漢人?”

趙恆聽完這句話,有點不敢相信的看著蕭太后。

“是的,我尊敬的宋朝皇帝陛下!您沒有聽錯,遼國確實有五百萬漢族人口。”

一個漢人裝扮的男人,從蕭太后的身後走了出來。

雖然他已年過六旬,卻精神矍鑠。身著一襲深青色的長衫,身形依舊挺拔。面容清瘦,佈滿歲月的痕跡,下巴蓄著花白的長鬚,梳理得整齊有序。一雙眼睛雖不再明亮如星,卻透著久經沙場的沉穩與睿智。眉毛濃密且微微上揚,彷彿訴說著曾經的壯志豪情。頭髮用玉簪束起,幾縷垂落,身姿頎長優雅。腰間佩劍,寶石閃耀,英氣與儒雅並存。

五代帝王見到遼國的統治階層竟然出現了漢人更蒙了,不約而同的感嘆道:“漢人?”

“你是?韓德讓?”

趙恆猜測道。

“正是在下!”

五代的帝王更加蒙了:“韓德讓是誰?不是漢人麼?怎麼和遼國貴族混在一起?”

趙恆解釋說:“韓德讓,祖父韓知古,父親韓匡嗣。三十歲以門蔭入仕為官,擔任東頭供奉官。傳說乾亨四年遼景宗忽然病逝,蕭太后在韓德讓與耶律斜軫的幫助下穩定了政局,輔佐年幼的遼聖宗耶律隆緒登基,蕭太后臨朝稱制。韓德讓總管宿衛之事,深受蕭太后器重,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統和四年,宋朝二次北伐,韓德讓再次隨軍出征並擊敗宋軍,受封楚國公,後因屢次立下戰功,晉封楚王、齊王。賜國姓耶律,並被出宮籍,地位在親王之上。”

“想不到大宋的皇帝竟然對我這個老頭子,如此瞭解!”

韓德讓施禮道。

趙恆笑著說:“作為大遼國皇太后背後的男人,遼國的實際掌權者,韓德讓,朕不敢不知!”

六十歲的韓德讓和五十歲的蕭太后聽完趙恆的話,竟然有些羞澀起來。四目相對,竟然有些尷尬了!

遼景宗耶律賢只覺得身體從內到外都在冒綠氣。

而旁邊曾經的党項首領李繼遷嘲笑契丹人道:“喲~好大的瓜啊。都說遼國的草比河西的綠,但想不到遼國皇帝的帽子比遼國的草還要綠。”

韓德讓問趙恆:“真宗陛下,您是怎麼知道我和燕燕的關係的?”

這裡解釋一句,蕭燕燕是蕭太后的小名,蕭綽是蕭太后的大名。

趙恆說道:“這個八卦是包拯告訴我的,你問包拯吧!”

包拯回答說:“曹利用曾經看到你和蕭太后共乘一輛駝車。若非親密關係,試問有誰那麼大膽能和太后共乘一個車架?”

聽完包拯的話,遼景總整個人都綠了。遼國的其他皇帝也都默不作聲。

“沒錯,我和德讓早已成婚。韓德讓是我蕭綽的第二任丈夫!”

蕭太后嚴肅的看著趙恆說道。

此番言論一出,大殿裡的帝王有的鼓掌叫好,有的議論紛紛,好不熱鬧。

作為蕭太后的第一任丈夫,遼景宗耶律賢他怎麼看待這件事。韓德讓作為漢人,在遼國取得了僅次於皇帝和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