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上交給宋廷,希望能借糧食一百萬石。一來為了解決我國內的口糧問題,若宋朝認慫,我們就可以免費獲取很多口糧。二來試探一下大宋皇帝的反應,看看他們宮廷是不是已經被十多年的和平歲月,餵養成軟弱的綿羊了。”
王旦信中寫道:“大宋錢糧無數,區區一百萬石糧食不值一提。如若要來取,可打破邊關,來開封取。”
李德明讚歎道:“朝中有賢人啊。這封信回覆的真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並濟。”
李元昊怒罵道:“這老不死的,竟然敢對我們党項如此的傲慢。”
李德明看著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兒子,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孩子,你覺得我們党項和六穀部、唃廝囉部吐蕃哪個實力更強呢?”
李元昊回答說:“就目前的實力來說,可能他們稍微強一點。”
“前些日子,宋將曹瑋,於三都谷和六穀部吐蕃有一場大戰。僅率領一州之兵就把把吐蕃打得是落花流水。唃廝囉每聞其名,都要朝東以手夾額。遼國使臣每次路過他的轄區都要下馬慢行。有王旦、寇準這樣的名相。曹瑋、楊延昭這樣的名將,試問怎麼能說大宋文臣只曉吟詩作對,不務政事。武將膽小懦弱,遇敵退縮呢?我們民不過百萬,兵不過十萬,又如何和大宋這個龐然大物去叫板呢? ”
聽完李德明的一番話,原本熱血沸騰的李元昊像是掉進了冰窟窿裡:“難道我們就坐以待斃?等著宋朝將我們蠶食殆盡?”
李德明胸有成竹的說:“不,我黨項這點家業來之不易,唐朝皇帝賞賜的,更是我們的先輩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我們絕不允許別人將它奪走。我們不僅要守住它,還要經營它,我們要開闢更加廣袤的疆域,建立一個屬於我們党項人的王朝!”
聽完父親的話,李元昊只覺得熱淚盈眶。
“可是父親,我們應該怎麼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呢?”
李元昊問道
李德明看著地圖說:“既然東邊的宋朝和北面的遼國我們惹不起,那我們就應該往西邊發展。用從大宋得來的金銀玉帛換成戰馬甲冑,向西邊用兵,擴大我們的勢力。我們必須積攢實力,建立一支龐大的軍隊,一支能和遼國和大宋叫板的強大軍隊,控制河西走廊,建立一個屬於党項人的我們的王朝。”
聽完李德明的這番話,李元昊內心是很滿意的,更對未來充滿了期待的。
“父親您請放心,終有一天,我會將党項發展壯大。然後我會成為西北的霸主,我會讓您和爺爺成為皇帝,名留青史,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的統治著西北。”
”若真有那麼一天,我希望我們的國家叫做‘夏’,以紀念我們的先輩,偉大的拓跋思恭在夏州建立了我們第一個根據地的偉大業績。”
“會有那麼一天的。”
李元昊開心的說。
父子二人聊的很是開心,從白天一直聊到深夜。
李德明是極為複雜的一個人。他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對待西邊的小族,他採用打壓吞併的方法,對遼和宋採取稱臣納貢麻痺對手的方法,同時不斷地進行暗地裡的走私掠奪,國內發展生產。經過他幾十年的經營,党項已經成為西北部一股極為強大的勢力了。等李元昊繼位了,大宋,大遼都會大吃一驚,曾經乖巧可愛的党項什麼時候成長成一個戰爭狂魔。
常年不打仗的宋遼高層們已經是鳥盡弓藏了,遼國皇帝開始沉迷於禮佛,宋朝皇帝沉迷於拜神。曹瑋,楊延昭等名將也已經年歲已高,終有魂歸天上的一天。而就在此時的西北邊陲上一個十幾歲的党項英雄將要奔赴戰場,經過千錘百煉,開啟自己傳奇的一生。他就是未來的党項之主,西北的戰爭狂魔,未來的西夏皇帝,李元昊。
党項人的野心逐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