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無畏一臉嚴肅的說:“隋末唐初,關中地區因為三百多年的戰亂早就被打的人口凋敝、經濟凋零了。而且關中平原的資源也被開採的差不多了,發展遇到了瓶頸。總之它已經不再能滿足一個都城所具備的條件了,這也是宋朝為什麼要定都開封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有這雄才偉略的李世民卻能生生的將這無解的劣勢轉了過來,不可為不強大。唐軍先滅突厥,再吞併高昌,建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使得絲綢之路的中道暢通無阻。透過這條貿易通道,唐朝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精美商品遠銷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同時,大量的外國商品也流入唐朝,如西域的香料、珠寶、藥材等。沿線各國都獲得了繁榮和發展,北境諸國紛紛臣服,並加入大唐王朝的體系之中,跟隨天可汗征戰四方,尊奉大唐皇帝為天下共主。而原本在戰火中凋敝了數百年的長安、洛陽。僅僅在幾十年的時間,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城。”
稍微提一下此時的其他地區:歐洲基本是吃不飽飯的部落時代,印度比較富裕,阿拉伯地區也比較富裕,而且軍事力量強大。其他地區如美洲、非洲、遠東地區,基本也是部落時代。
聽完柴無畏的講述,桑曉一臉震驚的看著柴無畏:“是麼?我還以為大家尊奉李世民做天可汗是因為他手下有一支百戰百勝的唐軍呢?”
柴無畏看了一看桑曉,沒好氣的說:“江湖不是打打殺殺,也不是人情世故,而是利益。一致的利益往往能帶來團結。先是有了天可汗營造共同富裕的制度,才有了天下歸心,萬國來朝,這才是唐軍戰無不勝的基礎!”
桑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說:“怪不得,李世民的帝陵有那麼多少數民族將領的石像立在那裡。看來絲綢之路的繁榮,唐玄宗出力不少啊。李世民真是一個偉大的皇帝!據說李世民去世時,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和鐵勒可汗世家出身的契苾何力甚至要求為李世民殉葬。”
柴無畏笑了笑說:“天可汗的偉大是給大家帶來繁榮和發展的,而不是四處炫耀武力,這也是武則天以後為什麼原本臣服唐王朝的藩屬國紛紛反叛的原因。不是唐王朝的劍不夠鋒利了,而是因為武則天只想當老大,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對藩屬國越來越傲慢。改變了李世民同志的初心,以及帶領少數民族小弟,經營西域發家致富的國策。”
舉個例子:武則天時期,萬歲通天元年(696 年),契丹發生饑荒,百姓生活困苦。但營州都督趙文翽不僅不予賑濟,反而對契丹首領傲慢無禮,這成為契丹反叛的導火索。李盡忠和孫萬榮趁機發動叛亂,他們聚集部眾,迅速攻下營州(今遼寧朝陽)等唐朝在東北邊境的軍事據點,還殺死了趙文翽。契丹叛軍士氣高漲,開始不斷侵擾唐朝邊境,燒殺搶掠,使邊境地區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桑曉點點頭說:“看來絲綢之路是非常重要的。”
柴無畏說:“自漢武帝時期,我們就開始經營西域了。我們的祖先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建立起了一條貫穿歐亞的商道。它歷經千年的風雲變幻,至今依舊繁忙,從富饒的開封府一路向西,經過洛陽,穿越京兆府,越過河西走廊,再經過點點綠洲,天水、隴西、臨夏、蘭州、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新疆的哈密、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等,再到中亞的撒馬爾罕、塔什干,西亞的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地,最終連線地中海各國。沿途錦世繁華,駝鈴四起。中原精美的絲綢,蜀錦,瓷器。張掖的毛毯,酒泉的美酒,敦煌的佛像經書,于闐的玉石,印度的棉布,阿拉伯的香料,寶石”
說到這裡了,也許有的人不能直觀的感受古代絲綢之路的繁華程度,用我們現代人的視角來看。中亞,西亞,中東這邊不是比較貧困的地區麼?那我們就做一下同時期的對比,方便讀者理解主角的觀點。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