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遺志。掃平諸雄,一統江山,釋兵權以固中樞,削相權而尊皇權,罷支郡、置通判,遂無藩鎮之患。輕徭薄賦、勸農興商。納賢重教,文風昌盛。農者勤作,歲獲豐登。能工巧匠頻出,物資充沛。市場熙攘,人潮湧動,貨物琳琅滿目。大街小巷,車水馬龍,滿載貨物的車輛川流不息。貿易昌盛,商船揚帆遠航,通江達海,與異域互通有無。財富如湧泉般匯聚,人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如此盛世繁榮之景,即便是漢唐也見所未見。你又何必執著呢?”
狄青叩拜說:“多謝大師的點化,狄青出於邊區。出身寒微,見識淺薄,您所說的那繁榮景象,我見所未見。我看到的是,党項和契丹人的不斷騷擾,掠邊,搶糧食和牛羊。邊疆計程車兵和百姓,生活的很辛苦。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皇帝,北征燕雲,西征党項,但都無功而返。這是我看到的!”
逍遙子並不正面回答狄青的問題,而是笑著說:“難不成,你是想要幫助大宋的官家收復燕雲十六州,奪回河西地區?”
“不,不是幫大宋的官家奪回,是為大宋的百姓奪回。為天下蒼生,和華夏民族奪回!”
狄青用堅毅的眼神看著逍遙子。
“華夏?你怎麼就敢說,遼國不是華夏的一部分?党項不是華夏的一部分?”
逍遙子看著狄青說道。
“遼國有一百多萬漢族,剩下的才是契丹!他們承漢制,學漢法,尊儒術。哪裡還是當年的蠻夷了?党項人也一樣,他們用漢字,說漢語,穿漢服。他們早就漢化了。”
聽完逍遙子的話,狄青又沉默了片刻,認真的回答:“那我就更應該為天下一統而努力了……”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狄青若是你想為天下一統做出點貢獻,我倒是能夠理解。只是狄青。只是戰場是比地獄還要恐怖的地方,不僅要分勝負,還要決生死。對付敵人的決心,你有麼?”
狄青沉默,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逍遙子。
忘塵道長出來打圓場了,看著逍遙子說道:“師伯,他才幾歲啊,你和他講這些天下大勢,文明演化,是不是太大了一點,他能聽得懂麼?您還不如干脆點,就說教不教他武功吧!您若是不教的話,那乾脆我來,我讓他拜我為師,我來教他。我可不想讓我們道觀裡的徒弟,輸給党項和尚教出來的徒弟。”
“忘塵,就你那兩把刷子,你有信心讓狄青九天之後就能戰勝焦用麼?”
“我那倒是沒這個本事。”
逍遙子看了看狄青,又看了看地上被猴子撕碎的《太平經》說道:“華山猴災頻出,今年最為嚴重,毀我經書,擾我清修實在是可惡。”
狄青心領神會的說:“逍遙子師傅,我願意為您驅趕猴群,讓它們不再騷擾道觀。”
逍遙子笑著點點頭說:“哈哈哈,好好好,如果你能成功驅趕猴群,不再讓猴子擾我清淨,我就提前幾年教你武藝和兵法。”
狄青聽到逍遙子答應傳授他武功和兵書,興奮的叫到:“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狄青能否成功驅趕猴群,逍遙子又是否會履行諾言,傳授狄青武功和兵術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