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章 “將軍,蒙恬大軍已經就位。”

“只怕九大帝國的實力都不夠我們施展手腳,多少還是憋著一股怒氣。”

王翦的副將前不久才返回,本來一直在照顧王離,看到王離目前狀態很好,非常穩定。在王離的堅持下,得到了命令後終於回到王翦身邊輔助他。

“王老將軍。”

副將進來後恭敬行禮,隨即不動聲色地站在王翦身邊,靜待指令。王翦點頭示意。

看著自己信賴已久的副將,王翦並未急於詢問王離情況,想必這也是得到王離指示後才返回的。

“各位有什麼想法來應對九大帝國嗎?”王翦清了清嗓子,掃視了一眼在場的所有將領。

這些並肩作戰多年的人不需要過多修飾的話語,直截了當更為合適。

當下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如何驅逐九大帝國的人出境,長公子離開時還和他徹夜交談過此事。

每當回憶起長公子指導每次戰役的情況,王翦總感覺他賢明睿智遠超同齡人。如果長公子沒有大作為,怎會被派來邊關?怎能自願請求戍邊?

與長公子深入討論過的種種戰場情境及策略讓他受益良多,更認識到了他的非凡才智。

“不知道老將軍可有何錦囊妙計?我們都洗耳恭聽。”眾將領表示願意聆聽王翦的謀略。

“哪有什麼奇策良謀,一切不是靠大家的努力來的麼?”王翦呵呵笑了幾聲,隨意一答。

在他看來,倘若沒有諸位將士的支援,就算有萬般謀略也沒有地方施展。在外帶兵打仗不同於其他,畢竟需要有呼應和支援。

若非當初有夷陵軍的接應,也不會讓他們這麼快取得勝利。況且,夷陵軍威名遠播,即便嬰孩聞其名也能鎮定不哭。

雖然現在他們已經無法選擇,但事情最終總需要一個完美的結局。而今長公子確實不在這裡,能夠撐起局面的也只有眼前的這位老將領,王翦將軍。

如果其他人有與長公子同等的能力,恐怕也無人會認同這樣的安排。當初,長公子不是說過內外夾擊之計嗎?既然如此,大家還有什麼好討論的呢?

“的確,長公子臨行前就已經佈置好了所有的策略,我們又何必費心再去琢磨?老將軍這番話似乎有點糊塗了,真叫人難以理解。”坐在上位的都是老練的人精,哪能輕易被人忽悠。他們當然明白王翦的意思:這只是在試探他們的忠心罷了。

他們都一路追隨長公子,又怎會有二心?要說跟隨最久的莫過於王翦。從最早討伐百越狼族時起,他就不止一次提到長公子如何千里之外指揮若定。當長公子嶄露頭角之際,在座的老臣們一度認為不妥。不過等到他們見識到長公子的真實本事後,內心反而充滿愧疚,感到無顏面對長公子。

試問哪一家將領曾與一隊雜牌軍共同奮戰那麼多日日夜夜,結果還不是靠長公子運籌帷幄,揭穿了種種謊言!那些謊言背後,隱藏著意圖將蒙恬大軍引入絕境、置之死地而後快的險惡計劃。不得不說,這是非常失策的行為。

古往今來,哪位將領能讓敵軍領地裡的百姓歡歌笑語地迎接自己的到來,並恭敬有加,甚至早已準備了一桌佳餚?除了他們尊崇的長公子,怕是沒有人能有這樣的待遇了。

他們隨同長公子一同見證了英雄時刻,至於朝廷裡那些愚蠢的文官又懂什麼?他們每天只挑別人錯處,動筆如槍,實為廢物。

假如戰場上可以容許文官上前線的話,大秦帝國早就破例了。然而誰叫文官四處傳播關於他們守護長公子的負面傳聞?

自古儲君之爭本該由嫡長子繼承,哪裡說得過繞過嫡長子的道理?除非嫡長子難擔重任或有其他問題。更何況在劉邦大軍重重包圍大秦帝 ** 營的那晚,長公子表現出了冷靜和冷漠,顯然已經預見了這一情況並做了萬全準備。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