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努力剋制住內心的驚喜,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雖然見過諸多世面,但當他第一次踏入大殿時,仍然能感受到這與眾不同的氛圍。和呂布等人時常出入這裡的情況不同,對李文而言,這確實是他的首次進入秦帝國權力的核心!內心的激動取代了一開始的謹小慎微和不安。
大殿中的李斯注意到李文身上的氣質與以往的那人有所不同,但這或許是因為夷陵老祖的特別安排。換人之說雖有此可能,但現在是否該他們多加議論?
此時,更緊迫的是如何把外敵阻擋於國門之外,確保大秦帝國遠離戰火紛擾,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想起上次在朝堂上因長公子嬴長夜體弱且不擅兵法引發的爭論,不禁思考嫡長子的地位是不是僅因這些理由就要被剝奪資格?
自古以來,長子應為儲君,更何況嬴長夜身為嫡長公子,理所應當擁有繼承資格。
李斯無奈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的失策。有些不好意思地轉向扶蘇的方向。他曾為了權位和未來,在扶蘇繼位問題上多有奔波。
細想下來,那些舉動不過是為保住自己家族的尊嚴與榮譽,然而他也明白新帝即位之際,必然要對開國功臣施以重壓。
更何況他自己曾是扶蘇的老師,從小看護著這個孩子的成長,對他品格有絕對的信心,要不然也不會如此支援。想到這裡又多層感慨,如果長公子毫無能力,縱然皇帝再寵愛愧疚,也不敢讓其成為太子……
好的,我會重新表達這篇文字的內容,但保持原意不變且保留人名:
---
就算王翦這老前輩幾番往來也沒占上位,現在倒是讓王家佔了個大便宜……
唉……
“李文,拜見陛下。”“免禮。”
“謝陛下。”
李文深知此地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來到這裡前,呂布已經將所有事宜交代清楚。他的目的便是要攪亂朝綱,同時以新的身份留在這裡成為公子耳目,任何動向都要第一時間通知給公子。
嬴政凝視著李文,雖有疑惑,但他覺得這個人才是真正的李文,和之前的呂布不同。
壓抑住心頭的疑慮,他抬眼看向李文,臉色凝重地說道:“李文,我聽說你頗有才華,後來又去了夷陵城效忠。”
“在夷陵城下效忠,由此可見你倒是有幾分真本事。”
“你也曾與前六國韓驚公子同門?” “正是。” 李文絲毫不感到意外。這個身份是他和公子商量後的選擇,有了這種背景更容易施展手腳。不過,大部分這些背景都是虛構的,只是為了讓日後的行動更加順利。
嬴政心知肚明,此人必須留在朝堂中——這是答應老祖宗的事,不論發生什麼狀況,此人務必留下。若不然以後遇到麻煩可難辦。
嬴政微微點頭說:“我們秦國一向重視人才,歡迎天下賢能之人來投,想必先生也懷此意願?”
“聽說您曾經是公子府上的門客,並且跟我兒有些交集,應該也是熟悉的吧?”
“若願與秦國結緣,我們將給予不菲報酬。”
“這樣的賢才如果在我秦國度日,不誤其職責,無人知曉過往又有幾分關聯,先前所言何為?”
“如果不是夷陵老祖介紹,確是我的過錯。先前未能明確先生身份,請勿介懷。”
“也讓先生無辜遭獄難,確實是秦國待客之道不周。”
“李斯,這件事我要嚴厲批評你!如此有能力的人,你卻一無所知,該當何罪?”
“今日看在先生的面上寬恕你一次,罰俸一個月,你可明白?”“想起你曾是呂不韋三千門客之一,饒了你!”李斯尷尬地笑了笑,知道再辯解無益。相比虎口逃生而言,這點責罰微不足道。畢竟,只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