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六章 行將至陳仲點收穫(1)

漏,祂對於當初迦樓捺的言語,根本沒能理解,再加上迦樓捺話語中有許多聚窟道洲的婆勒語,這麼長時間過去,姚娘子記憶不清在所難免。

祂所描述的,只是當時迦樓捺言語中的大概,以及些許令祂印象較深的單獨詞彙而已。

虧得陳仲曾經遊歷過聚窟道洲,且對舍氏學問並不完全陌生。

舍氏以凡俗見識,將世間分為“三界諸世”,那所謂“三惡垢”實則只是處於三界中“若塞地”的三種存在,與之對應的還有“三善垢”,合稱“六垢”。

且不論舍氏這種管中窺豹的說法正誤與否,陳仲總算是憑著姚娘子“三惡垢”、“眾德三昧”等詞彙,大致理出了迦樓捺當時所說大概。

迦樓捺最初留在洞窟附近時,顯然還是一位有德之士,是為了阻止“三惡垢”侵害當世。

但後來,他在探索洞窟內部之時,長久受到那種灰白色“寒流”的侵蝕,竟不知不覺死在了洞窟之中。

直至迦樓捺死時,他都沒能抵達洞窟的盡頭。

待他死後不知多少歲月過去,才重新復甦成了橫山中惡行昭彰的迦樓捺鬼王。

祂做為鬼物復甦之後,擄掠山民女子,每每在被捉來的女子承受不住洞窟“寒流”的侵蝕將死之際,祂就會用自身當初的經歷安慰那些女子,告訴她們不用害怕,死後還是會醒來,再接著便能夠永不分離,同享歡樂。

聽到這裡,陳仲忍不住搖頭,那迦樓捺生前死後反差之大,恐怕頗有一些怨恨舍氏之說欺騙了他,導致他最終死亡的因素在。

但即便陳仲這並不認同舍氏的道家修士,也不能贊同迦樓捺的這種怨恨。

學問只是前人留給後人的饋贈,學而不能辨、不能用、不能揚棄闡進,那隻能怪後人自己,似迦樓捺這種,會認為是舍氏學問害了他,而想要報復的。

只能說明,他活著的時候就不曾明白修行真義,故而至死也未能有何大成就。

姚娘子卻不知陳仲心中感慨,見他搖頭,便頓止下來。

陳仲失笑:“不妨事,想來尚未言至關要之處?”

姚娘子說祂想起了關於洞窟的一些舊事,顯然祂想起來的是很重要的,而之前講的那些,離著“重要”還是頗有些差距。

“是,關要在於,迦樓捺是死後為鬼,方才探得地下萬丈之處,那片洞府,祂說那是‘閻浮之種’,諸惡歸垢之地!”

:()乾心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