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明星”成功助力“康源基因”走出困境,投資收益逐漸顯現之際,李明卻沒有被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他每日清晨都會早早來到辦公室,靜靜佇立在落地窗前,望著窗外繁華卻又暗藏危機的金融都市,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憂慮。憑藉前世對金融危機的深刻記憶以及獨有的特殊技能,他敏銳察覺到,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深處悄然醞釀。
李明深知,在金融市場中,資訊就是最強大的武器。於是,他動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人脈資源,從國際金融機構的內部人士,到各國央行的政策智囊,他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絡。每日,大量的經濟資料、政策動態以及市場傳聞如潮水般湧來,他則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淘金者,在這些繁雜的資訊中篩選出最有價值的部分。
與此同時,李明帶領團隊對市場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他們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各類金融產品的走勢,從股票、債券到期貨、期權,無一遺漏。在股票市場的研究中,李明重點關注了幾家市值龐大卻暗藏隱患的企業,其中以“盛華科技”和“宏遠地產”最為典型。
“盛華科技”是一家在科技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其業務涵蓋晶片研發、軟體開發等多個熱門領域。然而,李明透過特殊技能獲取的內部訊息得知,該公司雖然表面上業績光鮮,但實際上核心技術研發遇到了重大瓶頸,未來幾個季度的盈利預期可能會大幅下滑。而“宏遠地產”,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在過去幾年中過度依賴借貸擴張,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下行趨勢,“宏遠地產”的資金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李明決定率先對“盛華科技”採取行動。他安排張峰密切關注“盛華科技”的股價走勢,並制定詳細的減持計劃。當時,“盛華科技”的股價為每股80元,“啟明星”持有500萬股,市值達到4億。張峰根據李明的指示,先以每股78元的價格掛出100萬股的賣出單。這一賣出單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引起了市場的波動。其他投資者看到“啟明星”的拋售行為,紛紛跟風賣出,“盛華科技”的股價開始出現小幅下跌。
隨著股價下跌,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抄底資金。張峰抓住這個時機,繼續以每股76元的價格賣出150萬股。然而,抄底資金的力量有限,無法阻擋股價的下跌趨勢。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張峰又陸續以每股74元、72元的價格分別賣出100萬股和50萬股。最終,“啟明星”成功將持有的“盛華科技”股票全部減持,平均賣出價格為每股75元,共獲得資金375億,雖然相比最初市值損失了025億,但成功避免了股價進一步下跌帶來的更大損失。
處理完“盛華科技”的股票後,李明將目光轉向“宏遠地產”。此時,“宏遠地產”的股價為每股50元,“啟明星”持有300萬股,市值15億。李明透過分析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以及“宏遠地產”的財務狀況,判斷其股價還將大幅下跌。他指示張峰儘快減持“宏遠地產”的股票。
張峰在減持過程中遇到了較大的阻力。由於“宏遠地產”的股價已經開始下跌,市場上的投資者大多持觀望態度,願意接手的買家較少。張峰先以每股48元的價格掛出50萬股的賣出單,經過長時間的等待,才勉強成交。隨後,他又以每股46元的價格賣出100萬股,但此時股價已經快速下跌至每股44元。在接下來的減持中,張峰不得不以更低的價格成交,最終以每股42元的平均價格將剩餘的150萬股全部賣出。此次減持“宏遠地產”股票,“啟明星”共獲得資金126億,損失了024億。
在減持股票的同時,李明開始佈局避險資產。他將目光投向了黃金市場和國債市場。李明認為,隨著金融危機的臨近,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將大幅升溫,黃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