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離了村子,成全依舊不解的問道:“禪師,我始終想不明白,你既然是為了結善緣,為什麼捨棄了那個年輕人,卻偏偏選了那位老人家送出經書。”
貞如回道:“道友覺得,所謂結善緣,是善重要,還是緣重要?”
成全不假思索的說道:“自然是善重要。”
貞如笑著搖頭,“善緣善緣,自然是要兩者兼備,才能稱為善緣。”
“那位年輕人,雖然落魄一時卻有滿身英氣,不用多少年就能成就一番事業,那本經書送他,不管是誦讀還是賣了換錢,都是有大用途的。但若是為了他以後的成就而與之結交,那就不是結善緣,而是投機。”
“至於那位老人家,貧僧肯送出一本經書,並不是因為見她施捨飯食給落魄的年輕人,而是因為她說的一句話。”
成全立刻領悟道:“眾生皆苦,能扶則扶,不扶勿踩。”
貞如點頭道:“正是如此。眾生皆苦,是大智慧,能扶則扶,是大善心,不扶勿踩,是大德行。這是其一。”
“其二,是老人家寧可自己挨一頓餓,也要幫一把遠遊的苦行人,而且未曾生出半分遲疑,卻因飯食不夠我二人果腹,還有了幾分歉意。”
“其三,是老人家坦言自己不識字,留經書無用,還勸我們賣掉換成盤纏,見貧僧堅持只好收下經書,立刻想著的就是找人教她,不辜負了貧僧贈書的心意。”
“知善行善,識緣惜緣,這樣的人,才是貧僧想結的善緣。”
“至於貧僧最後留下的糧食,真的就只是三個人一頓的口糧而已。”
成全聽完這些話,側身作道揖,誠懇說道:“禪師有大智慧,貧道受教了。”
貞如最後一句話是說,自己並未在糧食袋上做任何手腳,只是為了打消成全的疑慮,表明自己並沒有壞了規矩。成全自然也是曉得的。
貞如側身還禮,低聲誦道:“阿彌陀佛。”
二人繼續東遊,於百里之外見到了一處城郭,便按下了雲頭,在城外步行向前,由西門進了這處清泉城。
二人一僧一道,這種組合雖然有些奇怪但是卻並不罕見,就算是進了人煙聚集的城中,也沒那麼引入注目。
而且此時城中人流朝著一個方向匯聚,好像有什麼大事一般,就更沒人在意他們兩個了。從路過的百姓口中聽到,原來是城東的王大財主今日行善,故此城中所有乞丐和窮苦人家都往東門外去了。
成全見狀起了心思,伸手拉住一位路人問道:“這位兄弟,不知道這位王大財主為何行善,看你的樣子也不像窮苦,怎麼也去湊這種熱鬧?”
路人無端被拽住,憤然回頭卻見是一僧一道,頓時火氣就下去幾分,有道是行走江湖有三種人是不能惹的,排名第一的就是僧道,今日一次遇到兩位,還是小心說話免的惹禍。
路人抱拳拱手,回道:“二位師父想必是遊歷至此,只知道王大財主行善,卻不知道他行的什麼善。”
成全疑惑道:“財主行善,無非是贈衣施飯助人溫飽,還能有什麼其他門道嗎?”
路人點頭道:“那是自然,王大財主行善與別人不同,每年到他壽日,除了衣食之外,還有錢財相送呢。”
成全問道:“這王大財主有多大家業,竟然能每年送錢?就算每人只送幾文錢,那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了。”
路人擺手道:“師父想的差了,就算家裡有金山銀山,也架不住這種送法呀,能得銀子的也就幾個人,不過到手至少就能有十兩,我這也是去碰碰運氣。二位大師若是有想法也可以去試試,晚了可就來不及了。”
說完這話,路人再度一拱手,順著人流朝東門外跑去。
成全轉身說道:“禪師以為如何,如此